五粮液增长动能衰减:高端产品控价难以为继,中端市场空缺凸显
近年来,五粮液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增长势头逐渐放缓,尤其是在高端产品和中端市场的表现上面临双重挑战。2024年,五粮液的营收增长仅为7.09%,净利润增速更是降至5.44%,创下近七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背后,是五粮液在高端产品控价与促销之间的无效平衡,以及中端市场产品线的严重缺失。
五粮液长期以来依赖高端产品(如第八代五粮液)拉动业绩增长,但随着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这种“量价齐升”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数据显示,五粮液的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均出现下滑,而促销费用却大幅增加。2024年,五粮液的销售费用高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四季度单季销售费用达29亿元,增幅高达81%。然而,尽管促销力度加大,五粮液的核心产品第八代普五却仍面临价格倒挂问题,线上平台的低价促销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五粮液在中端市场的布局显得尤为薄弱。尽管公司试图通过推出39度五粮液、1618等次高端产品来填补市场空白,但这些新品尚未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难以承担起支撑业绩增长的重任。与此同时,五粮液的中低端产品线(如五粮春、五粮醇等)也缺乏足够的品牌吸引力,难以在价格带竞争中占据优势。
为了应对高端产品控价难的问题,五粮液采取了暂停供货第八代普五的措施,并试图通过优化渠道结构来稳定市场价格。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完全奏效。一方面,控货挺价导致部分经销商库存紧张,影响了春节旺季的销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对价格倒挂现象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进一步拖累了销售表现。
与此同时,五粮液在电商渠道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频繁引发价格倒挂问题,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质疑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公司多次发布消费者告知书,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并索要发票,但低价酒的泛滥仍然对五粮液的品牌价值构成威胁。
面对高端产品控价难、中端市场空缺以及促销费用激增等问题,五粮液的增长动能正在逐步衰减。未来,公司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加强中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填补市场空白;二是优化高端产品的价格体系,避免因控价而导致的市场混乱;三是减少对促销费用的依赖,提升品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五粮液仍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但其增长潜力已受到明显制约。如何在高端与中端市场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并通过创新和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五粮液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贝索斯再度减持亚马逊股票,套现近48亿美元,持股比例降至8.8%
- 五粮液增长动能衰减:高端产品控价难以为继,中端市场空缺凸显
- 京东喊话竞争对手:停止“二选一”行为,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OPPO回应关税挑战:高端市场机遇与策略调整并行
- 微软否认“关停中国区业务”传闻,强调外包业务调整与全球战略布
- 多地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居民储蓄意愿增强,理财需求转向多元
- 中兴通讯迎来首位女掌门人 方榕上任开启全球化新篇章
- 阿里拟收购“两氢一氧”公司,陈航(无招)将回归钉钉出任CEO
- 全国首单商改保REITs上市,助力住房保障市场迈向新高度
-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核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资源领域深度合作
- AMD苏姿丰亮相北京AIPC峰会 引领AI PC创新浪潮
- 小米第四季度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90.4%,全年营收突破3659亿元
- 东风汽车申请注册太极大模型商标,布局AI与智能化汽车领域
- 羊奶粉什么品牌最好最安全?一文教会你选奶粉
- 三星SDI将发行2万亿韩元新股,加速全球电池产能布局
- 爱美客拟收购韩国公司控股权,进一步巩固医美行业领先地位
- 金融地产ETF(510650)半日跌1.33%,成交额134.32万元,市场情绪
- 泰安斥资5亿入股深蓝航天,助力中国商业航天迈向新高度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新三板市场的信心和人气都在流失
- 中海达投资保障客户收益的最大化及安全性
- 参与乐视网IPO审核的多位前发审委委员近期被查
- 目前挂牌新三板的私募机构有点“鸡肋”
- 洪灏出任华福证券国际CEO,助力中国券商国际化布局
- 多数进入失信人名单的公司公告多为“补发”
- 目前处于转手阶段,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几千名员工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细化监管标准,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 中科慧康.抚州中心老年合唱团歌声响起
- 万亿诊断市场下:解锁产业龙头九强生物的长期价值
- 私募基金目前颇为看好消费股短期内的确定性机会
- 触摸世界光伏之美 固德威全球案例赏析之工商业光伏篇
- 今年绝大多数月份一直霸占瑞士黄金出口国榜单头名的印度
- 第五届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在揭阳举行
- 珍爱网涉及的VIE协议已终止
- 许多公司、个人可能认为小笔金额的违约不是问题
- 海澜集团将其金融版块扩展至公募基金领域
- 爱车的“娘家”实力雄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