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记者:金伟
为助力中华文脉赓续,积极参与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八部门启动实施的“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展示“溯古通今书法教学成果”,探索“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发展新径,由中国秦文研究会联合16个协会、单位共同举办的“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书法作品展、首次学术研讨会和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公益活动”,5月31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举办。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苏士澍,为活动题写了主题。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和苏士澍主席,中国秦文研究会名誉会长贾雪阳和李殿仁、李栋恒等部队老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计200多位嘉宾出席。
这是一场文化大餐、书法盛宴 ,更是一次赋能中华文脉赓续的爱国行动。仪式现场,展出了特邀名家和师生书法作品200多幅,营造了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
据悉,中国秦文研究会,是在以开创研究“秦篆文”先河、以“抢救国宝”(秦始皇巡游七刻石秦篆文)而闻名的李文放老前辈主导下,于1983年正式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性社团组织。40多年来,该研究会在文字典籍保护与复原、推动书法与篆刻艺术、开展学术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成为我国“秦文化研究”的核心机构,而且在中华文明探源、文字统一史研究等领域具有标杆意义,有关成果还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国家重大课题,提供了一定的学术支撑。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是在胡振民书记、苏士澍主席的总体指导下,在连辑院长、包俊宜副主席、骆芃芃院长、蔡民基院长的领衔下,基于蔡民基十多年来带领教研团队探索创建的“一体化书法教育体系”,成功举办了为期18个月的“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10多位名家导师精心执教,50多名学员积极参研,初步创建了通过理论与实践“双溯古、双通今”、形成“古今融合、互鉴开新”联动机制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可帮助学员在学书法实现“高效奠基、高效拓展、高效提升”,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实效性等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精心谋划设计,将这一“书法教育”工程拓展到“书法艺术”和“书法文化”,每个工程都有重点项目,从而形成集教育、艺术、文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构架。中国秦文研究会独具慧眼、伯乐识马,于2025年3月依托该教学团队成立了“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为这一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组织支撑和有力条件。
仪式由中国秦文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许红照精彩主持。

仪式开始,中国秦文研究会名誉会长贾雪阳首先致辞,对来自各界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这一活动和“溯古通今书法工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全文另发)。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蔡民基简要介绍了此工程和本次活动筹备及安排情况。
参与主办此活动的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会长郑绪涛、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雷惠娜主任代)和特邀嘉宾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分别致辞(四位的致辞内容另发)。

嘉宾李栋恒、励小捷、贾雪阳、陶德平、万忠林、赵金铎、刘延宁、刘献军、高聚慧、宁红亮、谭文贵登台,共同通过电子屏幕启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为首届书法作品展剪彩,全场爆发热烈掌声。

结合此仪式,励小捷副部长、连辑院长和中国秦文研究会党组书记巫民选等领导,向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的学员代表颁发了《结业证书》和《参展作品获奖荣誉证书》。


先秦史学家朱彦民、宫长为和甲骨文艺术名家魏世涛代表创作甲骨文作品的名家书家,向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古文字博物馆、中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宣传教育办公室、中国首艘国产大型豪华游轮(爱达˙魔都号)、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北京康养分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老教授协会、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河北平山县河渠希望小学、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朝鲜族中学、邳州市超时红军小学、北京金茂万丽酒店、北京亿发百雅文化园等14个单位,捐赠了100多幅甲骨文书法艺术作品。

这样规模化捐赠甲骨文书法作品,在我国文字、文化、书法史上尚属首次。所捐赠的作品均用四川省夹江县鑫金星纸业有限公司公益特制的专用纸创作,上面印有连辑院长题写的“文化之根、文脉之源”标识文字,骆芃芃院长篆刻的“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标识印章;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的甲骨文研究和书法艺术专家宋镇豪和连辑、包俊宜、朱彦民、王德恭、魏世涛等近50位甲骨文艺术名家书家参与创作,每幅作品上都有“甲骨文释文”明确提示,可引导观众迅速辨识出书写的是甲骨文及文字内容。

这样的捐赠活动,旨在共同倡导和带头让甲骨文书法作品尽快走进民间大众,让每个炎黄子孙牢记中华民族是“同生于一个文根,同源于一个血脉,同传于一个基因”,自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更高文化层次的爱国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接受单位代表—“大国重器”万吨豪华游轮“爱达魔都”号运营总经理黄伟华在发言中,怀着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这次捐赠活动的高度认可和赞同,并表示了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宣传推广工作。
仪式上,胡振民书记、连辑院长、李殿仁中将分别向友情支持的爱心企业大秦英雄(成都)酒业集团、陕西大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海涛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上海环卉珉实业有限公司赠送了书法作品。


仪式最后,苏士澍主席和胡振民书记分别讲话(全文另发)。他们的讲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启示性,赢得嘉宾热烈掌声。
仪式结束后,由蔡民基主任主持召开“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学术研讨会”,励小捷副部长、连辑院长和30多位特邀专家学者出席。大家紧紧围绕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下一步应该“怎么干”进行研讨,王杰、马泰泉、韩顺任、张坤山、郑绪涛、陈联合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发言,其余专家采取提交发言稿的方式参与研讨,最后连辑院长作总结讲话(全文另发)。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和连院长的讲话,既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于组织实施好“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很有帮助。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顺应了社会需求的大势,适应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复合型书法人才,助力社会书法艺术水平、赋能中华文脉赓续的时代要求,其中所创建形成的古今书法“联动机制”,对其它传统文化也有启示作用;特别是在深入追溯早期古典书法中,进一步领悟到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文脉之源、文明之始”的甲骨文,在凝聚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结合这次活动成功拉开了推广的“序幕”,预示出用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此活动,在出席的嘉宾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普遍对中国秦文研究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对书法作品展的举办,特别是对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有些嘉宾返程后,还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范扬 笔墨之巅——中国书画名家致敬传统展望未来
- 聚焦马连道:鹰翔计划项目运营中心社会与法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柳
-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成立暨工程启动仪式发布会
-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
- 由衷的心声 - 苏士澍主席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祖国—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活动荣誉榜
- 以“溯古”为根 以“通今”为魂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
- 携手“爱国行动”心声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宾感言报道
- 升华人生 感恩遇见 — 系列报道之三: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学
- 他们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 系列报道之四:专家学者
- 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圆满收官,雷军声音引爆全网热议
- 陇东面食里的烟火人生
- 徐立明——全球顶级艺术家推荐
- 何永忠:论杨宝录青绿山水画的当代语境与技法传承
-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丹心向阳书画展”
- 黄土儿女赤子心——记广东省原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原文联主席张俊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何永忠:浅谈国画艺术的现代嬗变
- “电子女儿”瑶一瑶上央视了 4岁萌娃的童年与成长的多重思考
- 何永忠:画家仲泊游笔墨语言探析
- 王晶称很多明星爆火都是资本做局,追星行为被批为愚蠢
- 《禅茶一味》音乐剧在泉州南少林寺演武堂演出
- 走向坚实的大地——兰力斌的油画艺术
- 顺应新趋势 走向必由路—中华双创翰墨教育第五期“溯古通今”书
- 陈乔恩与杜淳过去曾合作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
- 陕西画家万向录 绘画作品以水墨笔意见长
- 丁谦先生赋诗凭吊恩师李铎
- 英歌舞鼓声一响 许凯也被吸引了 潮汕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与传承
- 太极与书画共舞浦江旁 劲太极热引健康新浪潮
- 化自然实景为情意之虚境 论杨宝录山水画
- 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祖国—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
- “敬业”的主创们也特意CUE了许多和剧情相关的问题加以回应
- 仲泊游随笔画典:《史记》典故里的人之姜太公钓鱼
- 陈姓诚信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天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