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鼓声一响 许凯也被吸引了 潮汕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与传承
近日,一段关于英歌舞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许凯被英歌舞的鼓声和舞姿深深吸引,他不仅驻足观看,还主动参与其中,与舞者们一起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一幕不仅展现了英歌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舞蹈,融合了武术、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被誉为“半分功夫半分曲魂”的表演艺术。每当锣鼓声响彻云霄,舞者们身着艳丽戏服,脸上涂满油彩,在节奏紧凑的鼓点中翩翩起舞,场面震撼人心。这种充满力量与美感的表演形式,不仅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其中,成为英歌舞的传承者。
许凯的加入,正是这种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英歌舞通过现代科技传播和创新演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例如,在街头表演中,舞者们结合南枝拳、少林拳等武术套路,甚至融入街舞元素,使得英歌舞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一些学校和社团也纷纷成立英歌舞社团,培养新一代舞者。郑伟佳就是其中一位年轻的舞者,他从初中开始学习英歌舞,并在大学期间成为社团的主角和社长。他表示:“只要热爱,就能吃得了苦,把基本功练扎实,才能把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
英歌舞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视觉冲击力,更在于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英歌舞起源于明清时期,是潮汕人民在农闲时节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节日庆典活动,尤其是在农历新年期间活跃于广东揭阳、汕头等地。如今,英歌舞不仅保留了传统精髓,还通过现代舞台设计和编排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例如,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英歌舞《潮起舞东风》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许凯的参与不仅提升了英歌舞的社会关注度,也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他不仅自己学习舞蹈动作,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受,呼吁更多年轻人关注并参与到英歌舞的学习和传承中来。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让传统文化更加多元和包容,也让许凯本人收获了更多的粉丝支持。
英歌舞的传承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举办英歌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推动这一传统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例如,在揭阳市举办的“英歌焕新”活动中,舞者们通过设计新动作、编排新套路等方式,让英歌舞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此外,一些学校也将英歌舞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许凯的加入只是英歌舞传承故事中的一个片段。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无论是舞台上的舞者,还是幕后的支持者,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英歌舞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一位舞者所说:“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英歌舞作为潮汕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展现了文化的活力与创新。随着越来越多像许凯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其中,相信这门古老的艺术将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范扬 笔墨之巅——中国书画名家致敬传统展望未来
- 聚焦马连道:鹰翔计划项目运营中心社会与法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柳
-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成立暨工程启动仪式发布会
-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
- 由衷的心声 - 苏士澍主席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祖国—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活动荣誉榜
- 以“溯古”为根 以“通今”为魂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
- 携手“爱国行动”心声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宾感言报道
- 升华人生 感恩遇见 — 系列报道之三: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学
- 他们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 系列报道之四:专家学者
- 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圆满收官,雷军声音引爆全网热议
- 陇东面食里的烟火人生
- 徐立明——全球顶级艺术家推荐
- 何永忠:论杨宝录青绿山水画的当代语境与技法传承
-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丹心向阳书画展”
- 黄土儿女赤子心——记广东省原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原文联主席张俊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荆楚有才 余斯为盛--记著名花鸟画家余为民
- 韩雪发文控诉携程 称因隐藏的捆绑消费被套路了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西交民巷
- 水墨丹青中寻找都市情怀——黑龙江省画院冰雪画院副院长姜恩莉的
- “墨采腾奋──谢小铨书法艺术展”已在澳门揭幕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朝阳门
- 原创 词《破阵子.咏古槐》等两首
- 范扬国画作品欣赏(七)
- 江西省毛体书法协会成功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法交流会
- 书画展数字化弥补传统美术馆不足 艺缘探索手机“微展”新思路
- 《封神2》辟谣殷郊法相4500元外包:视效制作耗时超18个月,技术
- 吴聘的死三婶的茶、胡咏梅的甑糕都先后背了锅
- 山东众人排队拜年 队伍绵延数百米,传统礼仪展现浓厚年味
- 浅析董宝云国画墨兰 尽显淡雅脱俗之美
- 苏大宝沙画艺术中心人大附中朝阳实验学校沙画教育基地落成揭幕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西便门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永定门
- 邹市明方称 有公司发布声明中含有颇多失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