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众人排队拜年 队伍绵延数百米,传统礼仪展现浓厚年味
2025年1月29日,山东各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拜年高峰。在山东德州、济南等地,人们纷纷身着盛装,手持礼品,排成长长的队伍,前往长辈家中磕头拜年。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也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家庭温情。
清晨五点,山东德州刘氏家族的拜年队伍就已经开始集结。两百多人组成的队伍从村口一直延伸到街道尽头,队伍中既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依次给长辈磕头行礼,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据村民介绍,这样的拜年习俗已经延续了几十年,是当地过年的重要仪式之一。
与此同时,在济南市中心的一处广场上,数百人组成的拜年队伍也在有序进行。晚辈们身着红色的服装,手持花束和红包,依次向长辈行礼。广场上还播放着悠扬的音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喜庆气氛。一位参与拜年的年轻人表示:“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快,但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坚持这样的传统,它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山东人拜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仪式感十足。从磕头到递红包,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些乡村地区,拜年队伍还会带上乐器和歌舞表演,为每一家每每一户送去祝福。这种形式既保留了传统的礼仪,又融入了现代的娱乐元素,使得整个拜年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人拜年的队伍往往非常壮观。以德州为例,仅刘氏家族的拜年队伍就长达数百米,而整个村庄的拜年活动更是吸引了附近多个村庄的人们前来观看和参与。这种盛况不仅展现了山东人对春节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在济南市中心的另一处广场上,一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拜年的习俗却不能丢。这不仅是对长辈的尊敬,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他还提到,今年的拜年队伍比往年更加热闹,许多年轻人也主动加入其中,这让传统的春节习俗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山东春节拜年的盛况不仅是一场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家庭情感的交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长辈的敬爱和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这种习俗不仅让春节变得更加热闹和温馨,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范扬 笔墨之巅——中国书画名家致敬传统展望未来
- 聚焦马连道:鹰翔计划项目运营中心社会与法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柳
-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成立暨工程启动仪式发布会
-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
- 由衷的心声 - 苏士澍主席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祖国—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活动荣誉榜
- 以“溯古”为根 以“通今”为魂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
- 携手“爱国行动”心声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宾感言报道
- 升华人生 感恩遇见 — 系列报道之三: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学
- 他们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 系列报道之四:专家学者
- 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圆满收官,雷军声音引爆全网热议
- 陇东面食里的烟火人生
- 徐立明——全球顶级艺术家推荐
- 何永忠:论杨宝录青绿山水画的当代语境与技法传承
-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丹心向阳书画展”
- 黄土儿女赤子心——记广东省原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原文联主席张俊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三)
- 马文典画笔下的戈壁风情(三)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西交民巷
- 花美美在雅 境高高于清--青年画家刘尉霞工笔花鸟赏析
- 七星连珠将上演 真能预示凶吉吗:天文奇观还是吉凶预兆
- 丁谦先生应邀为澳门《濠江揽胜》巨幅画卷作序
- 《飞花解语》艾辉花鸟画展览第一站(鹤岗站)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首届书法作品展荣誉榜
- 仲泊游随笔画典:老子《道德经》画境系列(六)
- 何永忠:书法与纯艺术之探讨 书法应坚守本质
- 女子看唐探1900买到无座票,影院管理引发热议
- 丁谦先生赋诗凭吊恩师李铎
- 陕西画家万向录 绘画作品以水墨笔意见长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前门火车站
-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谢方开书法欣赏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大榛峪长城
- 江西省毛体书法协会成功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法交流会
- 书法家董廷超老师受邀参加CETV2018“泼墨中华情”春节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