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新规体现三方面改革创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及配套文件,规范保健功能声称管理,落实企业保健功能声称和研发评价主体责任,促进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目录》平稳有序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及时制订配套解读,采取“政府发布成熟目录,企业研究创新增补”的科学动态管理模式,将功能目录制定和新功能申请工作有机结合,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主要作了三方面改革创新:
一是科学定位,规范声称。保健功能声称,应当避免与药品疾病治疗作用混淆,堵塞虚假宣传漏洞。如:将原有“辅助降血压”调整为“有助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保健功能声称表述应当更加科学严谨,通俗易懂,能被消费者科学认知,避免容易被误导和误解的绝对化表述。如:将原有“增加骨密度”调整为“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将“减肥”调整为“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
二是稳步推进,动态管理。根据现有功能和监管定位,对不同历史时期批准的保健功能采取“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模式。改革“保姆式”功能管理模式,配套的功能评价方法由强制性方法改为推荐性方法,鼓励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提出新功能建议和新的功能评价方法。
三是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在政策层面,对于历史上批准过但暂未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设立5年过渡期,允许企业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申请将相应保健功能纳入保健功能目录。(记者 林丽鹂)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规模逾8000亿元,政策与市场共振推动融资热潮
- 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显示出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
- 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齐涨 标普创新高,市场信心持续增强
- 天价“痛金”爆火:年轻人的黄金消费新趋势与争议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控股权
- 一天迎144家机构调研 股价创新高,铜箔并购引爆市场关注
- 百亿级股票私募单周加仓逾5个百分点,市场信心持续升温
- 欧美达成关税协议后 欧股欧元齐跌
- 指数震荡分化 如何把握盈利节奏
- 已预告业绩三胎概念股出炉,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
- 华尔街空头本月损失25亿美元,揭示了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市
- 券商密集发布“反内卷”研报,7月超300篇聚焦行业破局与市场新机
- A股有望迈上新台阶,挖掘半年报超预期线索
- 山西前首富杨建新800万股股份被拍卖,累计遭多次司法处置
- 航司半年报“冰火两重天”:低成本航空逆势增长,传统航企面临寒
- 多地密集警示虚拟币非法集资风险,新型“资金盘”骗局频现,投资
- 山东路桥诉讼仲裁金额超30亿,公司面临重大法律风险
- 立讯精密IPO风波再起,百亿代持悬案与关联交易疑云缠身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银行水与银行土:玄学营销下的财富焦虑与法律风险
- 9月近百只新基金首发,权益类与ETF成主力
- 佰仁医疗IPO观察四:是否存在“商业贿赂”可能遭媒体质疑
- 预计烧碱10月份或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 2022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 国有大行注资计划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 A股年报披露高峰期临近,市场聚焦业绩与分红
- 浙商基金为代表的多只小型基金不幸踩中
- 这家信用卡风控可圈可点 不良率保持低位持平去年
- 目前来看微信信用卡还款收费的影响并不大
- 两地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几近消失
- 上周三盘中一度创下过去5年来最高点
- 科博达观察一:营业收入严重依赖几大客户
- 证监会的《通知》则在302号文的基础上
- 多只连板牛股深夜发布风险提示,市场情绪过热需警惕
- 保准牛代理人:2021年企业一定要买雇主保险,因为真的伤不起
- 上市银行“补血”挑战仍不小:内生与外源双管齐下应对资本压力
- 期民刘先生已经开始守候商品投资的春节“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