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员工薪酬大幅下滑,人均年薪跌破40万,未来经营压力加大
近日,浙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的薪酬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浙商银行员工的人均薪酬在2023年首次跌破40万元,降至39.98万元,较2022年下降了近1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银行内部薪酬结构的调整,也暴露了其近年来面临的经营压力和挑战。
从薪酬变化来看,浙商银行的员工薪酬自2020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达到58.41万元,位列股份制银行前三,但2023年却出现显著下滑,降幅达到15%左右。这一变化主要受到绩效考核和薪酬追索机制的影响。2024年,浙商银行进一步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涉及1424人次,累计追回薪酬3033.78万元。这表明,尽管浙商银行在员工规模上持续扩张,但其薪酬体系正在逐步收紧,以应对盈利压力。
浙商银行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也为其薪酬下降提供了背景。2024年,浙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20亿元,逾期贷款猛增超过113亿元,导致其净利润表现不佳,净利率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垫底。此外,浙商银行的管理层稳定性也受到质疑,行长张荣森在任职不到一年后辞职,显示出管理层的动荡可能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率和员工士气。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员工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员工总数已增至22895人,较2015年的7432人增长了近3倍,增速远超同业平均水平。然而,员工成本的增加并未能完全匹配营收增长,反而导致了人均薪酬的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浙商银行的员工薪酬总额为82.65亿元,同比增加约1.5亿元,但增速明显低于员工数量的增长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的高管薪酬也出现了显著下滑。2024年,行长张荣森的薪酬从2023年的226万元降至200万元,降幅达28%。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也普遍减少,显示出银行正在通过薪酬调整来压缩成本。
尽管浙商银行的薪酬下降引发了外界对其吸引力的担忧,但其在浙江地区的深耕和成长性股份行的定位仍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浙商银行近年来在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均有所提升,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仍需管理层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浙商银行的薪酬下降反映了其在经营压力下的调整策略。未来,随着银行继续优化薪酬结构和提升经营效率,其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观察。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交易员定价美联储2025年将降息五次,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市场波动
- 英国股市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担忧
-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近6%,创五年最大单日跌幅,科技股集体重挫
- 沪深交易所发布高频交易监管新规,强化程序化交易管理
- 专家提醒:盲目跟风买黄金风险大,理性投资才是明智选择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下调18点,市场反应平稳
- 大摩上调中国股票评级:离岸市场成投资新热点
- 国有大行注资计划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 3月股票型基金成立数量创近10年新高,权益类产品发行持续升温
- 西部黄金涨停再创新高,黄金与锰产业双驱动助力业绩反转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57点,市场关注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 多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助力消费市场回暖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7.1697,市场反应积极,专家分析未来走势
- 央行将公布新一期LPR报价,市场关注未来货币政策走向
- 天风证券发行A股申请获受理,拟募资不超过40亿元用于业务发展与
- A股指数产品阵营大扩容,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投资选择更加丰富
- 金价续涨近20美元,避险需求与地缘政治局势推动市场情绪
- 特斯拉股价跌幅扩大至10%,市场情绪再受冲击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小克重金条库存告急,投资者抢购热潮持续升温
- 水滴公司股价大涨13%,普惠性民生保障受政策关注
- 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精耕细作 塑造民企服务新优势
- 前美联储副主席谈降息:经济前景与政策调整的微妙平衡
- 金价涨得银行心发慌,消费者“买金潮”再起
- 国家外汇局就2022年1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问
- 共叙东西协作情 川酒香飘钱塘江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57点,市场关注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 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 BAT甚至以更快速度提供更全面的技术
- 中信银行迎来新行长芦苇:回归金融舞台,助力“五个领先”战略
- A股市场情绪回暖,投资者信心增强,多板块表现亮眼
- 大显示布局初见成效,解读海信视像半年报的三个关键信息
- 天风证券发行A股申请获受理,拟募资不超过40亿元用于业务发展与
-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
- 网贷行业投资人的增长已经过了第一阶段的红利期
- 监管虽并未明确禁止网贷平台在影视剧中营销
-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