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金融股市 > > 正文

字号:  

浙商银行员工薪酬大幅下滑,人均年薪跌破40万,未来经营压力加大

  近日,浙商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的薪酬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浙商银行员工的人均薪酬在2023年首次跌破40万元,降至39.98万元,较2022年下降了近1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银行内部薪酬结构的调整,也暴露了其近年来面临的经营压力和挑战。

  从薪酬变化来看,浙商银行的员工薪酬自2020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达到58.41万元,位列股份制银行前三,但2023年却出现显著下滑,降幅达到15%左右。这一变化主要受到绩效考核和薪酬追索机制的影响。2024年,浙商银行进一步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涉及1424人次,累计追回薪酬3033.78万元。这表明,尽管浙商银行在员工规模上持续扩张,但其薪酬体系正在逐步收紧,以应对盈利压力。

  浙商银行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也为其薪酬下降提供了背景。2024年,浙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20亿元,逾期贷款猛增超过113亿元,导致其净利润表现不佳,净利率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垫底。此外,浙商银行的管理层稳定性也受到质疑,行长张荣森在任职不到一年后辞职,显示出管理层的动荡可能进一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率和员工士气。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员工数量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员工总数已增至22895人,较2015年的7432人增长了近3倍,增速远超同业平均水平。然而,员工成本的增加并未能完全匹配营收增长,反而导致了人均薪酬的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浙商银行的员工薪酬总额为82.65亿元,同比增加约1.5亿元,但增速明显低于员工数量的增长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的高管薪酬也出现了显著下滑。2024年,行长张荣森的薪酬从2023年的226万元降至200万元,降幅达28%。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也普遍减少,显示出银行正在通过薪酬调整来压缩成本。

  尽管浙商银行的薪酬下降引发了外界对其吸引力的担忧,但其在浙江地区的深耕和成长性股份行的定位仍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浙商银行近年来在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均有所提升,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仍需管理层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浙商银行的薪酬下降反映了其在经营压力下的调整策略。未来,随着银行继续优化薪酬结构和提升经营效率,其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观察。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