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深度报道 > > 正文

字号:  

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超13万亿,年均增速超15%

  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贵阳开幕,国家数据局在会上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的快速增长,2025年至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有望继续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3万亿元。这一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标志着中国在数据产业领域的发展迈入新阶段。

  近年来,数据产业作为推动“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已超过5.8万亿元,数据标注员、数据经纪人、数据科学家等新职业不断涌现,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数据要素的不断丰富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数据产业的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可能达到7.5万亿元。这一预测与“13万亿元”的预测存在较大差异,反映出不同机构对数据产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存在分歧。尽管如此,多数专家和机构仍对数据产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在政策层面,国家数据局等部门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利用。例如,北京市提出到2030年数据产业规模将超1000亿元,以推动数据基础制度的先行先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张上,更体现在其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上。金融、通信、制造、医疗健康、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数据应用需求不断上升,数据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据产业有望在2030年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无论是“13万亿元”还是“7.5万亿元”的预测,都反映了中国在数据产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