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深度报道 > > 正文

字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清单,推动住房品质提升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第一批)》,全面总结各地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为今后住房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此次发布的经验清单涵盖政策推动、技术支撑、示范样板、科技赋能、物业服务和产业体系等六个方面,标志着我国住房建设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政策推动方面,各地通过加强过程监管、强化部门协同和完善支持措施,推动“好房子”建设政策落地。例如,山东省通过全过程管理,保障住房建设运维质量;山西省、福建省、甘肃省等则通过部门统筹,协同推进“好房子”建设;北京市、湖北省则通过优化计容方式,引导住房品质提升。这些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技术支撑方面,多地通过提高建设标准、发布技术导则、举办设计大赛等方式,推动住房品质提升。例如,湖北省聚焦产业链协同,制定涵盖住房全生命期的技术标准;甘肃省明确住房宜居水平提升标准;北京市提出关键性能管控标准;江苏省、浙江省等针对新建住房品质提升和改善发布技术导则;湖北省还发布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的技术指引。此外,各地还通过举办“好房子”设计大赛,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设计理念更新。

  在打造示范样板方面,各地积极探索新建“好房子”样板和老房子改造为“好房子”的实践。例如,山东省在青岛举办的“好房子”建设工作现场会,展示了多个不同类型“好房子”项目的实施成效,为全省提供了“打样”经验。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改造旧房,将其升级为“好房子”,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在强化科技赋能方面,广东省、江西省、河南省围绕“好房子”建设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福建省、江苏省则加强新技术推广,提升住房建设的智能化水平。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住房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优化物业服务方面,各地聚焦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例如,宝石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100米”。这种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健全产业体系方面,北京市在新建保障性住房中推动住宅产业化,山東省加强产业联动支撑“好房子”建设,广州市推动“好房子”全產業鏈融合發展,聯合科研、設計、施工、開發、裝修、裝備、金融、智能家居、信息化、構件生產、綠色建材等房屋全生命期產業鏈企業,推動成立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協會。这种产业协同机制,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好房子”产业链,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此次明确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好房子”范畴,要求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做好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保障性住房的品质,也为其他住房类型提供了建设方向。

  “好房子”建设不仅是住房发展的新趋势,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示范引领和产业协同,我国正在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好房子”建设体系,为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