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公司资讯 > > 正文

字号:  

高山神话”崩塌:植物医生IPO之路,三年17次被罚

  在国货美妆品牌崛起的浪潮中,植物医生曾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的独特叙事,构建起一个拥有4000多家门店的庞大零售帝国。然而,随着其冲击A股IPO的进程推进,这家曾经的“国货单品牌店第一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与合规挑战。从产品菌落超标到加盟店违规销售、从虚假宣传到实控人资本动作引发的市场疑虑,植物医生的“高山神话”正在经历一场系统性崩塌。

  2022年12月,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植物医生旗下“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菌落总数高达21000CFU/g,是国家标准限值的21倍。尽管公司随后声称已召回问题产品,但该产品仍在部分电商平台继续销售,显示出其产品召回与渠道管控机制存在明显漏洞。更令人担忧的是,2023年,湖北省赤壁市一家植物医生加盟店因销售违规产品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而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当地加盟客户遗忘寄回而误销”,这一说法被外界视为对加盟商及供应链管理的严重失职。

  植物医生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体系。根据其招股说明书,2022年至2024年,经销模式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4.63%、63.82%和63.37%,是公司绝对的收入支柱。截至2024年末,全国4328家门店中,有3830家由经销商运营,占比高达88.5%。这种轻资产扩张模式虽然在早期帮助植物医生迅速占领市场,但也暴露出其在加盟商管理、产品品控和渠道控制上的系统性缺陷。

  在IPO辅导过程中,植物医生的治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长达19个月的IPO辅导期,本身就暗示了其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长期采取“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将大量资金投入销售推广,而研发支出却不足3%。这种资源配置失衡,使得品牌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上屡屡失手,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

  此外,植物医生在三年内累计受到18次行政处罚,涉及价格欺诈、卫生许可缺失、产品虚假宣传等多类违规行为,暴露出其在合规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解勇在IPO敏感期的资本动作也引发了外界关注。今年2月,上海家化公告中出现一位与解勇同名的股东,持有369.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5%。尽管公司方面表示尚未确认该股东身份,但市场普遍猜测其为植物医生创始人,此举引发了对实控人是否专注公司核心业务的质疑。

  从财务数据来看,植物医生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34.4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高管薪酬结构也引发了争议。资本市场对植物医生的估值从60亿元下调至30-35亿元,折价40%,反映出投资者对其监管风险、商业模式质疑和信任重建成本的担忧。

  植物医生的IPO之路,不仅是一次融资活动,更像是一场对企业基本盘的压力测试。在长达三十年的发展中,它成功地向消费者讲述了一个关于“高山植物”的美丽故事,但如今,这个故事正被现实中的裂痕所撕裂。从基层门店的合规执行,到总部的资源分配,再到顶层的战略风险管理,植物医生的内部治理体系呈现出一种系统性的失灵。

  植物医生的困境,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也折射出当前消费品牌在IPO过程中面临的集体困境。草本故事虽能打动消费者,但上市企业必须具备可验证的技术壁垒和责任链条。在资本市场的严苛审视下,植物医生能否弥合这些裂痕,重新赢得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任,仍是未解之谜。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