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交通经济走势良好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03.1亿吨,同比增长7.1%。其中,铁路货运量完成37.4亿吨、同比增长0.3%,公路完成297.4亿吨、同比增长7.7%,水路完成68.3亿吨、同比增长8.5%,民航完成522万吨、同比增长12.5%。
货运量的快速提升显示出我国前三季度交通经济走势良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和保障。
从趋势看,货运量增速呈加速态势。以港口吞吐量为例。前三季度,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其中三季度增长9.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亿标箱,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5.9%。
货运量在增长的同时,人员流动也在加速恢复。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6.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三季度增长30.5%。分方式看,铁路客运量完成29.3亿人次、同比增长112.4%,公路人员流动量完成420.6亿人次、同比增长26.8%,水路客运量完成2亿人次、同比增长120.9%,民航客运量完成4.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7%。
“可以看出,铁路、水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增长都超过了100%。”孙文剑表示。此外,各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也为群众出行创造了便利。截至9月,全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9条,运营里程约9860公里,日均运送乘客超过8300万人次。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显现。
除了运营数据亮眼,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平稳增长,共完成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完成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公路完成21447亿元、同比增长4.3%,水路完成1441亿元、同比增长28.2%,民航完成投资79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专家表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运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短期来看,巨大的投资额将拉动上下游各行业发展,促进消费,保障就业,提振信心。长期来看,今天的投资是明天的供给,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也为今后的发展积攒了动能。(记者 齐慧)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贵州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成本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35.35亿元,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
- 中国长安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Top10,力争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规
- 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前员工称投资8万元仅拿回9000元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清单,推动住房品质提
- 时隔十年再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城市更新新信号
- 我国科学家突破工业粗氢“一步变宝”技术,为氢能时代注入“中国
- 特朗普欲与伊朗重启谈判,中东局势迎来新变局?
-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名单公布盒马、永辉领跑百强,中国超市格局再
- 美联储权力更迭:两个“凯文”激斗,特朗普的“降息牌”将如何打
- 关于公司法、外商投资法施行后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 “公交红船”:新起点,再启航
- 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
-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
- 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央行签署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并续签双边本
- 特朗普关税政策首迎法庭大考:纽约国际贸易法院将裁决其合法性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CPI数据加剧通胀担忧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削减联邦工作岗位,推动政府效率部减支计划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
- 美联储3月决议声明发布:维持利率不变,市场反应积极,未来政策
- 财政部下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230亿元 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
- 怎么培训、谁能参加、有补贴吗?——聚焦6部门家政培训行动
- 国泰君安管理层一直较为看好华安基金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电解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等
- 波音公司恢复计划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展望乐观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
-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
- 关于公司法、外商投资法施行后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 欧盟将降低对美汽车进口关税,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 贵州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成本
- 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发布通知 建立0—3岁危重症儿童24小时救治绿
- 冲量早已成为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压力下的行业潜规则
- 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超13万亿,年均增速超15%
- 国内200万资金规模就可以支持一只私募基金正常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