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进行修订,形成《规范条件(2024年本)》,于2024年12月16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号)。
2009年我国开始试点应用新能源汽车,2014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十三五”以来,随着早期新能源汽车寿命到期,动力电池开始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动力电池蕴含锂、钴、镍等金属材料,退役后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对于实现废旧动力电池资源的高值循环利用,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引导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6年开始遴选培育骨干企业,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公告148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在引导产业创新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技术指标提高,旧版《规范条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作用有所减弱。为引导企业有序投资、有序发展,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
《规范条件》重点聚焦四方面内容:一是优化技术指标体系。将冶炼过程锂回收率的技术指标由不低于85%提高至不低于90%,新增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5%等技术指标,引导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工艺水平。二是更新完善标准规范。增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拆解、编码标准,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更新有关要求。三是新增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相关要求。明确梯次利用电池不得用于电动自行车、再生利用企业应当兼顾处理电动自行车废锂离子电池。四是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企业选址等要求。提出企业应建立产品可追溯、责任可追究的质量保障机制,增加再生利用产品强制性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明确新建综合利用企业应按要求进入产业园区,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做好《规范条件》宣贯实施工作,营造行业发展良好氛围,遴选培育一批水平高、行业带动作用显著的标杆企业。加强动态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贵州发放“算力券”降低企业成本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35.35亿元,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
- 中国长安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Top10,力争到2030年实现整车产销规
- 深圳央企被曝大量员工资金被套,前员工称投资8万元仅拿回9000元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清单,推动住房品质提
- 时隔十年再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城市更新新信号
- 我国科学家突破工业粗氢“一步变宝”技术,为氢能时代注入“中国
- 特朗普欲与伊朗重启谈判,中东局势迎来新变局?
-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名单公布盒马、永辉领跑百强,中国超市格局再
- 美联储权力更迭:两个“凯文”激斗,特朗普的“降息牌”将如何打
- 关于公司法、外商投资法施行后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 “公交红船”:新起点,再启航
- 春灌累计供水463亿立方米
-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
- 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
-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央行签署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并续签双边本
- 特朗普关税政策首迎法庭大考:纽约国际贸易法院将裁决其合法性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体制改革将完善国有油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网页链接服务
- 距离乐视网IPO已经过去7年
- 理想自研芯片预计明年量产上车,加速智能驾驶布局
- 新沃基金规模骤缩与其产品业绩表现不无关系
- 水利部启动2023—2024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度 全力保障粤港澳大
- 多部门采取措施应对旱情
- 高管离职对乐视而言是雪上加霜
-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负责同志就《促进普惠养老服
-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 聚焦医疗数字化改革,共建智慧健康城市
- 多地加码低空经济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 创业板退市第一股则是同样造假上市的欣泰电气
- 牵动市场的资管业务管理办法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 10月欧佩克日均原油产量较上月减少9万桶
- 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发布通知 建立0—3岁危重症儿童24小时救治绿
-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年收入达27亿,创纪录分红彰显企业实力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CPI数据加剧通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