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评论 > > 正文

字号:  

近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之间的互撕已不新鲜

  记者了解到,在11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对外发布声明,称针对近日遭遇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操纵舆论,攻击诋毁阿里巴巴的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依规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事实,提供证据。

  此前的11月22日,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在微博公开发文,透露在天猫双11等大型活动前,阿里巴巴遭遇近五百个账号9700余篇网络黑文攻击,其中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恶意攻击达4600余篇。

  11月23日,有微博曝出“博客教父”方兴东与京东签订数百万元合同的文件,内容显示,方兴东团队负责制作阿里“二选一”和“垄断”报告,帮助京东“营造极大的舆论声势,使得阿里今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将对京东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方兴东回应称,自己与阿里遭遇的有组织网络攻击无关。并否认和京东签署合同。

  但就在24日下午,微博账号“今晚月色很美1994”再次曝光一份新的带有京东水印的合同。这份合同金额60万元。依旧由京东和方兴东团队签订,内容约定召开研讨会,组织内参,并发布阿里“垄断”报告。

  据媒体报道公开资料,第二份被曝光的合同签约时间更早,目前已履约完毕。2017年9月19日,方兴东的互联网实验室召开研讨会并发布了《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

  近年“双11”期间电商平台之间的互撕已不新鲜,而今年则来得更狂野。阿里京东双方同时起诉相关文章造谣抹黑,而且都称黑稿的背后是有组织有预谋。那么究竟幕后的黑手是谁,或许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事实上,面对“黑稿”,大多数企业采取诉讼的方式来维权,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一般而言,诉讼是维权的最后方式,但现在也有很多企业会优先打官司,来澄清负面新闻的影响。原因在于,尽管打官司有着不菲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诉讼的澄清效果却是最好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