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深度报道 > > 正文

字号:  

世茂集团115亿美元境外债重组获批,财务杠杆显著降低

  2025年7月21日,据财联社报道,世茂集团(00813.HK )成功完成了经中国香港高等法院批准的协议安排程序,正式完成了约11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此次重组涉及的总债权金额约为144亿美元,涵盖美元票据、银团贷款、双边贷款及股东贷款等多种形式的境外债务。此次重组不仅获得了境外债权人的广泛支持,也为公司后续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境外债务重组,世茂集团预计将减少总计约78亿美元的债务规模,这将显著降低其财务杠杆,并有效缓解其流动性压力。这一举措为公司应对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提供了重要的财务缓冲空间。此外,世茂集团还表示,此次境外债务重组的完成,也将向其境内贷款人及债权人释放积极信号,有望推动现有境内贷款的展期或重组协议的落实。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有本金金额约93亿元的境内贷款在2025年获得展期,其中最长已展期至2030年。

  此次境外债务重组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专业法律机构的支持。据A&O Shearman发布的报告,其团队在此次重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协助世茂集团通过复杂的跨境债务重组程序,最终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此外,世茂集团在2025年2月24日的债权人会议上,也获得了95.39%的出席债权人投票支持,显示出其重组方案在债权人中的广泛认可。

  尽管世茂集团在境外债务重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部分境内项目的流动性问题仍需关注。例如,深圳“深港国际中心”项目因未能找到接盘方而陷入停工状态,该项目计划投资额超过500亿元,但目前两次拍卖均未成功。深圳市相关部门近期传出计划以68亿元总价收储该项目12宗地块的消息,但世茂集团对此表示异议,认为补偿金额远低于原价值的三分之一,且偿付周期较长,不利于公司利益。

  与此同时,世茂集团也在积极通过资产处置来缓解资金压力。例如,公司已转让旗下一个项目的股权,预计实现变现利润5200万元,其中3000万元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今年上半年,世茂集团累计合约销售总额约为135.23亿元,总面积达110.9万平方米,显示出其在市场环境下的一定韧性。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2025年房企境外债务重组的进程正在加快。据行业报告指出,2025年可能是房企债务重组的高峰期,多家企业如远洋集团、远洋集团等已相继完成境外债务重组程序。远洋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已于2025年2月获得中国香港法院批准并生效,而其英国重组计划也于2月5日获得英格兰法院批准。相比之下,世茂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2025年3月才获得高等法院的正式批准,并于7月完成全部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世茂集团在2023年12月7日首次披露了境外债务重组的初步框架,提出将通过发行新债务工具、债转股等方式,减少约60至70亿美元的负债。这一方案的提出,标志着世茂集团在债务重组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并为后续的正式重组奠定了基础。此外,世茂集团还与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密切合作,确保重组方案的顺利推进。

  从行业整体来看,房企债务重组的进展不仅关系到个别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企加入债务重组行列,行业内部的资源优化和风险化解将逐步加快,有助于提升整体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

  世茂集团此次115亿美元境外债重组的获批,标志着其在化解债务危机、优化财务结构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随着更多境内债务的展期和资产处置的推进,世茂集团有望逐步恢复其财务健康状况,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