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观点 > > 正文

字号:  

华泰证券:乳制品行业2026年有望迎来供需拐点,龙头企业盈利或迎修复

  2025年7月22日,华泰证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乳制品行业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周期性调整后,预计将在2026年迎来供需拐点,行业有望重回平衡状态。这一判断基于原奶价格持续下滑、产能出清尚未结束、下游需求复苏缓慢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分析。

  从历史周期来看,本轮原奶价格下行周期已持续超过三年,远超以往两轮周期的调整时间。奶价下跌幅度较大,叠加下游乳制品企业与上游牧场之间的绑定加深,导致全产业链盈利能力普遍受损。华泰证券认为,本轮周期中,规模化牧场扩产较多,但需求复苏偏慢,供需错配加剧,成为奶价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在供需错配的背景下,乳制品企业为消化过剩产能,往往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销售费用率上升,毛销差(毛利率减去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然而,随着奶价下行趋势放缓,行业竞争趋于缓和,销售费用率有望下降,从而改善毛销差,推动企业盈利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华泰证券在报告中强调,当前市场对乳制品行业的分析框架仍主要聚焦于原奶周期波动,但其认为龙头乳企的利润率诉求同样构成行业核心逻辑。通过类比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历程,华泰证券认为国内乳企的竞争格局也将经历类似演变,乳业双雄的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跃升。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期多个城市推出的生育刺激政策,如呼和浩特市的育儿补贴计划,被认为将对乳制品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中信建投和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这些政策有望提振出生率和消费信心,从而为乳制品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4年乳制品终端需求同比下降3.1%,反映出行业面临的挑战。然而,华泰证券预计,随着上游产能出清的推进,2025年生鲜乳均衡点可能出现在第三季度,届时奶价有望企稳,推动行业格局改善。同时,华泰证券测算显示,2024年我国原奶供给过剩636万吨,占总供给的比例为13%,预计2025-2026年奶牛存栏量和原奶产量将分别以-6%和-3%的速度下降,而原奶需求则以+1%的速度增长,行业有望在2026年实现供需平衡。

  从企业层面来看,华泰证券看好乳制品龙头企业的价值重估。尽管部分企业如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等在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但新乳业等企业则实现了增长。华泰证券认为,随着原奶价格企稳和终端需求改善,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从长期来看,华泰证券认为乳制品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量增空间主要来自渠道下沉、消费习惯改善以及学生奶普及;价增空间则来自于低温奶和可持续产品渗透,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此外,随着中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乳制品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从投资角度来看,华泰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乳制品行业的结构性机会。短期来看,随着原奶价格企稳和终端需求改善,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周期;长期来看,随着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下沉,乳制品行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乳制品行业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调整后,正逐步走向复苏。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将是行业供需拐点出现的关键一年,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行业整体也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