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公司资讯 > > 正文

字号:  

冀东水泥今年以来则有3位大股东进行减持

  记者了解到,分众传媒、海康威视(39.000, 0.40, 1.04%)(002415.SZ)、冀东水泥(13.790, 0.00,0.00%)(000401.SZ)成为今年A股减持金额最高的三家企业,减持金额分别为151.90亿元、47.61亿元和31.89亿元。

  分众传媒今年以来共有4位大股东进行减持,累计减持次数达49次。作为“中概股回归第一股”,分众传媒自2015年借壳七喜控股后股价持续上涨。但近两年时间过去后,当初的私有化财团成员持有的分众传媒限售股在今年相继解禁,谋求获利离场则成为其常态,Power Star(HK)、Gio2(HK)、Glossy City(HK)、Giovanna Investment(HK)共同组成减持分众传媒的主力军。

  Power Star(HK)、Gio2(HK)、Glossy City(HK)、Giovanna Investment(HK)今年相继减持分众传媒5.17亿股、3.22亿股、2.74亿股以及2.1亿股,套现金额分别为56.58亿元、35.03亿元、32.41亿元、27.88亿元。复权后,分众传媒今年股价上涨高达42.39%,叠加此前借壳以来已积累的涨幅,四大私有化财团成员今年可谓赚得颇多。

  2018年12月31日,分众传媒还将迎来一批股份数达64.27亿股的限售股解禁,这批解禁股数量已超过分众传媒当前的流通股总量。届时,新的减持潮或再度来袭。

  海康威视2017年以来共有5位股东累计进行了9次减持,合计减持约1.50亿股股份。这其中,最大的减持行为来自于股东龚虹嘉。这位目前担任海康威视副董事长的高管先后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公司,经历颇为传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A股减持潮中,龚虹嘉先后累计减持海康威视17次,套现46.8亿元。今年,龚虹嘉虽然减持次数大幅减少,但减持金额仍较高。根据海康威视今年9月份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于今年9月27日减持海康威视1.07亿股股份,套现金额约33.54亿元。

  冀东水泥今年以来则有3位大股东进行减持,累计减持次数为4次。这其中,2次减持行为来自于该公司原第二大股东安徽海螺水泥(29.330, -0.02, -0.07%)。截至今年4月28日,安徽海螺水泥在今年合计减持冀东水泥约1.32亿股,套现21.53亿元。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