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内幕调查 > > 正文

字号:  

*ST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摘星脱帽”成为常见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其实随着*ST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摘星脱帽”成为常见的选择,这一行为也已经被很多投资者接受,甚至不乏喜欢赌重组的投资者。

  那么,处在保壳关键期的上市公司是否会为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对此,平安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此类公司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也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方面,监管层一直打压借壳行为,不论是IPO加速增加供给,还是越来越严格的借壳要求以及退市制度,未来‘壳’的价值将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从借壳方对‘壳’的选择来说,一般倾向于市值小,壳相对干净(包括股权、历史处罚、信誉、内部管理等),有一定盈利能力,能确保不被退市。投资者在分析这类公司时应考虑上述因素。”

  此外,IPO扩容得到缓解,审核效率提高,排队时间缩短,很多想要上市的中小公司向*ST公司借壳的动机削弱,因此*ST股的价值也会缩水。现在证监会对*ST股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而且证监会也表示要提高*ST股退市的效率,很多专家都曾表示,*ST股的壳资源价值会越来越低。

  一般来说,退市主要分为主动退市和因违法或不能满足持续上市要求强制退市两种情况。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之一,健全的退市制度具有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保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和调节股票供需的重要作用。

  但目前,壳资源的稀缺性令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不愿轻易退市,在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退市制度下,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会计操作成为了一些公司“保壳”的重要手段。

  平安证券的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股退市制度不完善,以净利润作为退市标准,上市公司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这种保壳方式短期内使得上市公司指标焕然一新,但本质并未改变其盈利能力、治理水平,在利益推动下造假概率大幅提高。”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