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评论 > > 正文

字号:  

中国东北地区的数家炼厂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来自俄罗斯的原油

  记者了解到,11月12日上午9时58分,随着黑龙江省塔河县城外最后一道焊口最终焊接完成,历时456天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宣布彻底建成。

  依据中俄二线计划的管输量,建成后东北方向通过陆上原油管道输送进中国的俄罗斯石油,将从过去的年1500万吨上升一倍至3000万吨,届时,中国东北地区的数家炼厂将进一步扩大使用来自俄罗斯的原油。

  中俄二线管道工程始于2013年,彼时中国石油(8.370, -0.03, -0.36%)与俄罗斯签订了在此前1500万吨/年基础上的石油增输合同,通过中俄二线向中国每年再增输1500万吨的原油,补充每年因东北原油产能递减导致的供应缺口。

  作为中国四大能源通道之一——东北能源通道,也就是中俄一、二线(以及即将开工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备受各方瞩目,同时,因为中俄双方签订了“照付不议”的原油输送协议,开始送油日起无论管线是否建成,中方必须向俄罗斯支付正常的原油进口费用,这给了管线建设工期巨大的压力。

  据管线建设方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介绍,中俄二线北起漠河,南至大庆,管道全长941.8公里,其中,与中俄一线原油管道的并行(十米)距离达到871.6公里,沿线穿越大中型河流12处,铁路14处,同时穿越永冻土壤和沼泽地带,这给了管线建设巨大的难度。

  “管线建设的难点有二,一方面是地协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一线的安全。”该项目经理部的郑福耀介绍,“经过各方努力,我们的建设得到了沿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点,项目才得以如期完成。”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