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的思路正落实在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在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中毅达(5.730, 0.12, 2.14%)下发一份涉及三方责任人的纪律处分决定,就其自2016年4月份以来“隐匿式”易主、年报错误频出等违规行为给予纪律处分,中毅达原实际控制人何晓阳、深圳乾源及其第一大股东李莹等受让方均被公开谴责,时任公司董事被通报批评。这是监管机构发现上市公司控制权被不当利用后及时出手的最新监管案例。
这则案例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认为,证监会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的思路正落实在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2018年,沪深交易所“刨根问底”式一线监管的常态化将成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大利器。
证券交易所作为市场的组织者、运营者和自律监管者,处在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第一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际上看,交易所天然具有监管的职能,并普遍为法律所确认。交易所不管组织形态如何变迁,始终扮演着监管的角色。这不仅成为国际共识,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实践。
从中国的实践看,2016年以来,沪深交易所的工作重心实现了向一线监管转移,探索建立了“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施“刨根问底”式的监管,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生态发生积极变化。
种种迹象显示,来自沪深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正在全面加强。数据显示,2017年上交所共实施纪律处分90件,同比增长近30%,采取监管措施4942次,共涉及5373个市场主体,处分数量和力度均有显著提升。从纪律处分实施情况来看,针对的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证券异常交易监管以及债券市场监管三大领域,重点加强了对概念股严重投机炒作、忽悠式重组、滥用停复牌等市场顽疾的监管,严肃惩治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隐瞒控制权变化、损害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破坏证券市场秩序等恶性违规事件。
深交所也表示,要精准发力,提升市场交易行为监管针对性。密切监控各类异常交易行为,不断加大实时盯盘、电话警示等一线监管措施力度,精准锁定异常交易账户,严格执行递进式监管措施。采取电话警示、书面警示、盘中限制交易、约见谈话和盘后限制交易等监管措施的次数。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今年以来A股再融资规模逾8000亿元,政策与市场共振推动融资热潮
- 央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显示出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
- 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齐涨 标普创新高,市场信心持续增强
- 天价“痛金”爆火:年轻人的黄金消费新趋势与争议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控股权
- 一天迎144家机构调研 股价创新高,铜箔并购引爆市场关注
- 百亿级股票私募单周加仓逾5个百分点,市场信心持续升温
- 欧美达成关税协议后 欧股欧元齐跌
- 指数震荡分化 如何把握盈利节奏
- 已预告业绩三胎概念股出炉,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
- 华尔街空头本月损失25亿美元,揭示了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在市
- 券商密集发布“反内卷”研报,7月超300篇聚焦行业破局与市场新机
- A股有望迈上新台阶,挖掘半年报超预期线索
- 山西前首富杨建新800万股股份被拍卖,累计遭多次司法处置
- 航司半年报“冰火两重天”:低成本航空逆势增长,传统航企面临寒
- 多地密集警示虚拟币非法集资风险,新型“资金盘”骗局频现,投资
- 山东路桥诉讼仲裁金额超30亿,公司面临重大法律风险
- 立讯精密IPO风波再起,百亿代持悬案与关联交易疑云缠身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总量处于历史高位
- 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优化信息披露服务
- 新和成:上半年净利润36.03亿元,同比增长63.46%
- 两大保险巨头齐发半年报,股票配置显著提升,投资信心增强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通州漕运码头
- A股指数产品阵营大扩容,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投资选择更加丰富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一季度例会
- 传统消费旺季叠加煤炭库存制度实施节点的临近
- A股“黄金坑”催生基金发行热潮,权益类产品强势吸金
- 近1800只公募基金南下抢筹,港股市场迎来新一轮资金热潮
- 上半年利率不断上行使得货币基金收益颇丰
- 李大霄:中国股市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下调6基点,市场反应平稳
- 政府持有产权份额“暂时”不能出手
- 今年券商资管发展十分平淡
- 超出5000元收费0.1%微信再举信用卡收费大旗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
- 重仓换血,规模暴增!首批权益类基金二季报引爆市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