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公司资讯 > > 正文

字号:  

周鸿祎:AI与安全人才缺口达百万级,中国亟需构建智能安全新生态

  在2025年7月23日至25日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再次就人工智能(AI)与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发出强烈警告。他指出,中国在AI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预计达到数十万至百万的规模。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当前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的挑战,也揭示了国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周鸿祎表示,360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企业,拥有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情报收集系统,能够有效抵御黑客攻击。他提出,将这些能力转化为“安全专家的智能体”,通过部署数十个智能体,可以协助各单位进行网络安全工作,从而缓解国家网络运营安全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这一思路不仅体现了360在AI与安全融合方面的前瞻性布局,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AI技术本身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早在2018年,周鸿祎就曾指出,人工智能系统并非无懈可击,每一千行代码中可能存在4-6个错误,这些漏洞一旦被利用,整个系统就可能被攻破。他强调,即使是无人值守的系统,也存在安全风险。因此,AI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技术本身,更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2024年8月的ISC.AI大会上,周鸿祎进一步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50万。他呼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他特别提到,要通过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加快打造自主创新的人才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更具韧性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周鸿祎还关注AI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在2025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他警告称,如果AI失控,人类可能连拔电源的机会都没有。他用“潘多拉魔盒”来形容AI的开放性,并指出AI的快速迭代速度远超人类的安全防护机制。他提出的“数字长城”方案,包括安全左移、智能对抗和生态联防等策略,旨在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AI安全防护体系。这一方案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验证,例如在郑州某智慧城市项目中成功阻止了针对交通AI的定向攻击。

  值得注意的是,周鸿祎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AI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金融等领域。例如,2024年8月,360手表因对“中国人是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等问题给出错误回答,引发公众对AI伦理和内容安全的深刻反思。类似事件提醒我们,AI的普及不仅需要技术进步,更需要制度保障和伦理规范。

  在AI与安全的交汇点上,周鸿祎始终强调“人”的作用。他认为,尽管AI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安全任务,但最终的决策和判断仍需依赖人类专家。他提出,未来网络安全将是“人机协同”的时代,AI将作为辅助工具,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这种观点不仅符合当前AI发展的趋势,也为未来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面对AI与安全的双重挑战,中国需要在政策、技术、人才和产业等多个层面协同发力。周鸿祎的呼吁不仅是对行业的警示,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思考。正如他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那样,AI的安全问题不是未来的隐患,而是正在发生的生存危机。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