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代糖的三大“甜蜜谣言”
随着“控糖”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无糖或低糖饮料,但关于甜味剂是否会导致糖尿病的争议也层出不穷。事实上,许多关于甜味剂的“甜蜜谣言”并不成立,科学界对此已有明确结论。
首先,甜味剂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陈君石院士指出,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与甜味剂的摄入并无直接关系。甜味剂在合理使用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反而可以作为糖的替代品,帮助人们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血糖波动。
其次,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甜味剂是一种安全的甜味选择。例如,木糖醇、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中。此外,一些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因其安全性高,也被认为是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然而,尽管甜味剂本身不会引发糖尿病,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郑运良表示,甜味剂的甜味具有激发食欲的作用,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腹泻、加重肾脏负担等问题。因此,即使选择甜味剂,也应适量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摄入。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长期饮用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可能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例如,一项针对中年人群的研究发现,每天饮用一杯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会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另一项针对法国女性的研究也显示,摄入较高量的人工甜味饮料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不过,这些研究也指出,这种关联可能部分由体重、饮食习惯等因素介导,而非甜味剂本身直接导致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甜味剂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但它们的使用方式和摄入量仍需谨慎。例如,某些代糖产品中含有麦芽糖等成分,过量摄入后可能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甜味剂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甜味剂并非“甜蜜的洪水猛兽”,而是现代食品工业为满足人们“甜味需求与健康管理”难题而设计的产物。只要科学使用、合理搭配饮食,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甜味剂并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对于消费者而言,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甜味剂的种类和作用,是保障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三星三折叠手机折叠方式曝光,其最新设计可能采用“向内折叠两次
- 见手青味优酸乳4天售罄 炒至10元/盒,原价2元
- 茅台生肖蛇酒批发价跌破2000元,市场神话破灭
- 今年智能眼镜有什么新东西,AI功能成市场新宠
- 猛士M817开启预售,32.99万起开创中国豪华智能越野SUV新时代
- 乳铁蛋白奶粉哪个好?佳贝艾特晶萃悦白双重保护力,给娃双效守护
- 低敏好吸收,这款婴儿奶粉排名第一名让宝宝健康无忧
- 胖东来2025年一季度销售突破62.7亿,展现零售行业新标杆的强劲增
- iPhone在美国售价或大涨250%: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 国内金饰价格坚挺,消费者购买热情不减
- 国内有影院爆米花原料已用完:春节档爆米花危机引发关注
- 头等舱乘客登机牌被撕 丽江机场道歉并承诺整改:承诺严肃处理涉事
- “健康中国年 劲酒贺团圆”——中国劲酒新春活动圆满落幕
- 疗愈消费热潮兴起,消费者追求身心健康与情感慰藉
- 从草原走向全国,华蒙肉羊上了米其林餐桌
- 锅圈:通过食品产业进步,提升消费者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将启动
- 丰田:电动化不是目的,构建美好社会才是愿景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大妈排队烫头满屋都是“西兰花”成新风尚
- 中海达投资携手国家卫健委开展非盈利公益项目
- 专家称儿童感染甲流要慎用镇咳药,专家提醒家长警惕误区
- 日本首次释放储备大米,缓解米价飙升压力
- 见手青味优酸乳4天售罄 炒至10元/盒,原价2元
- 育儿国补方案落地 哪些奶粉品牌受益,国产奶粉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将启动
- 专家揭秘代糖的三大“甜蜜谣言”
- 保准牛丨转嫁企业用工风险第二弹-企心保,老板必看
- 锅圈:通过食品产业进步,提升消费者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 乳铁蛋白奶粉哪个好?佳贝艾特晶萃悦白双重保护力,给娃双效守护
- 剑南春文创元宇宙上线,开启文创新篇章
- iPhone在美国售价或大涨250%: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 消费持续改善,我国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长4.6%
- 国家药监局关于7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
- 保准牛:送快递途中,超速闯红灯发生车祸,且负主要责任,算工伤
- 北京经开区一季度将开工10项市重点工程 投资超68亿元
- 绿谷制药AD新药971踏上国际临床试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