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内幕调查 > > 正文

字号:  

未来我国能源中的天然气消费仍将高速增长

  记者了解到,中国华信入股俄油14.2%的股权对应的权益原油相当于每年4200万吨的油气当量,其中75%左右为油,25%左右是天然气。天然气正是华信未来发力的另一大重点。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有着清洁环保、价格低廉等优势。今年冬季,北方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大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华信天然气(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庆对第一财经表示,事实上,目前天然气供应还未达到“气荒”程度,一大重要的支撑是国际市场上天然气供应整体上仍是供大于求。“液化天然气市场LNG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都在加大出口,加上俄罗斯的供应,全球市场供应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能源消费的低碳化转型,未来我国能源中的天然气消费仍将高速增长,保障市场的稳定供应需要未雨绸缪。从去年1-11月份的进口情况看,俄罗斯是我国第11大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地,虽然占比不大,但中俄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企业在增加国内天然气生产的同时,多元化进口海外天然气资源。在崔振初看来,未来应该深化改革,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天然气开采、进口,国企和民企一起发力,群策群力。

  中国华信在天然气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去年11月,华信与俄油在越南岘港签署了油气综合炼化合作协议,共同在海南洋浦建设世界级炼油、石油天然气化工联合产业基地。双方正在规划在海南洋浦建立凝析油和液化石油气(LPG)制烯烃,将海外先进技术与国内市场对接。

  华信和俄油在上游的气田领域合作也有着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希望把气资源引入中国市场深加工。我们会在气田的勘探开发、生产、运销以及气路线的化工产品方面多着墨,把产业的下游留在中国。除了洋浦,我们还在其它地方选点布局,但还没有到最终决定的时候。”崔振初告诉第一财经。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