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内幕调查 > > 正文

字号:  

预付式消费在服务行业商家里几乎成了标配

  记者了解到,据统计,今年三季度,深圳市预付式消费投诉超过2000宗,美容美发、健身娱乐、非学历教育培训等行业是投诉的重点。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因商家关门、倒闭、转让等原因导致的终止服务问题,相关的投诉超过了500宗。

  深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先预付后消费的模式堪称“空手套白狼”。一些商家把预付消费模式玩出了“花”,先租场地挂了招牌,就开始大规模地让销售员去发售预付卡,收到预付款后再进行装修营运。这种预付消费实质上变成了消费众筹模式,借消费者的预付费方式,行融资之实。而在疏于监管的市场,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出现人走楼空、卷钱跑路的商业案件。

  “有些商家,看上去具有欺诈行为,但是公安机关也很难找到有力证据。”深圳市一位办案民警坦承,比如商家把预付费收上去后进行其他方面投资,他们可以说投资失利,这里面就存在转移资产的“猫腻”,说不定投资对象就是他的“同伙”,但是苦于找不到证据,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表示,预付式消费在服务行业商家里几乎成了标配,但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其实不堪一击。正如民间所言,“买家没有卖家精”,预付式消费实际上是经营者以“打折”“让利”或者额外“赠送”等为诱饵,误导消费者提前预支未来并不确定的消费。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