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内幕调查 > > 正文

字号:  

商品期货的季节性走势有其必然的一面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上述工农品期货的季节性趋势背后,是什么样的规律在挥舞“指挥棒”?在这样“因时而动”的投资理念下,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陷阱”?

  “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低点常常与新粮上市前后的供应高点伴随出现,但新粮上市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焦点也将逐渐转向需求及库存等因素,价格也往往走强;但如果在减产的年份,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上涨行情。”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一些作物主产区、主产国天气变化及农业政策等相关题材的炒作也可能影响价格走势,要综合分析后对价格走势进行评估。

  “对于农产品而言,需求弹性较小,主要与新作上市量和到港量有关,如每年10月份北美和中国大豆完成收割,供应达到高峰,往往出现价格低点,5月份新作播种之前,供应压力最小,往往会出现年内价格高点。有意思的是,原油、豆油、棕榈油等油类品种,既受供应季节性影响,如6、7、8月份南美大豆的集中到港,菜籽也集中上市,豆油、菜油甚至棕榈油都会处于供应高峰期,之后进入中秋、元旦和春节消费旺季,供应压力消化,价格开始触底回升,需求季节性因素和供应因素一同形成季节性规律特点。”程小勇表示。

  此外,有投资人士指出,商品价格的季节性往往在牛市及熊市周期的初期和末期体现得较为充分,而在中间阶段则很有可能被淹没。“在商品市场,如果在价格牛市,那么季节性上涨特征可能会有所减弱,而在熊市,其季节性下跌特征也或被抵消。但如果是与大周期相反的季节性行情,则有可能被强化。”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商品期货的季节性走势有其必然的一面,也有偶然因素。不能单看季节性因素,其他阶段性因素及宏观因素也需要加以把握。

  “从交易角度来看,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或比较适合季节性投资,如工业品中尽管出现逆季节性上涨或者下跌,但基差变动不会发生变化,旺季现货强于期货价格的特点不会改变。另外,从供应弹性和需求弹性角度可以预判近月和远月未来升贴水结构的变化,并不适宜机械地按照季节性规律做单边投机。”程小勇建议。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