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国产创新药再迎“井喷”机遇,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引领行业腾飞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国产创新药呈现出“井喷”之势,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从肺癌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成果,再到海外授权交易的持续升温,国产创新药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肺癌这一重大疾病领域,我国的创新药研发已不再局限于模仿和跟随,而是展现出领跑的势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杨帆表示,我国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不仅在新靶点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还在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BiTE)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了重要进展。例如,依沃西单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已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与国际知名抗癌药帕博利珠单抗相当的疗效,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与此同时,国家对创新药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快创新药入院使用,完善多元支付机制,并通过资金投入、平台建设、落地应用等方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缓解国产创新药面临的“内卷式竞争”问题,也为创新药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除了肺癌治疗领域,我国在其他创新药赛道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在特殊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等领域,国产创新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随着“AI+制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技术进步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还提高了药物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伊始,国产创新药的“license out”(海外授权)交易就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仅前两周就产生了12笔交易,首付款总额达3.3亿美金,交易总额高达90.46亿美金。这一现象表明,国际社会对国产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药企愿意通过合作方式引入中国创新药,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此外,2024年JPM大会的召开也为更多国产创新药提供了展示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其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国产创新药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对医药行业的投入持续增加,尤其是对创新药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国家对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已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创新药的研发投入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3%。这些资金的注入,不仅为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国产创新药取得了诸多成就,但行业内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企业存在“内卷式竞争”的问题,即在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和短期利益,导致资源浪费和创新动力不足。对此,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强化创新导向,鼓励企业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差异化研发,避免同质化竞争。

  从长远来看,国产创新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将陆续获批上市。据《医药工业“十四五”期间产业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报告显示,我国“十四五”以来已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的2.8倍,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我国创新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未来几年内,国产创新药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国产创新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创新药产业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走向世界,国产创新药有望在全球医药行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