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央企新能源领域加速资本运作 上市与整合双轮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中央企业(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本运作不断提速,通过上市、分拆、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竞争格局重塑,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本运作呈现出明显的战略性和系统性。据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预测,未来将有更多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更多央企的新能源业务将分拆上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能源类央企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将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事实上,已有多个央企开始行动,如中国电建、国家电投等,纷纷宣布将新能源板块分拆上市,以拓展业务边界、激发市场活力。

  与此同时,央企之间的专业化整合也在加速推进。2025年一季度,五大电力集团启动的重组项目规模超过千亿元,涉及核电、新能源等领域,显示出央企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决心和力度。此外,国务院国资委也明确提出,要将央企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重头戏”,推动形成“一盘棋”的发展格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也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效率和创新能力。

  在资本运作方面,央企不仅通过分拆上市实现轻资产化,还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盘活存量资产。例如,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完成了全国首单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发行,项目规模达78.40亿元,引入权益资金47.51亿元,成为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有效投资的重要实践。这种创新性的资本运作方式,不仅提升了国有资产的流动性,也为新能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央企也通过资本运作来稳定市场信心。2025年4月,四大电力央企与“三桶油”接连抛出总额超百亿元的回购增持计划,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巨头同步启动大额回购,以实际行动回应市场关切。这种积极的资本运作策略,不仅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为新能源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赢得了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国资也在积极参与央企的资本运作和重组整合。例如,北京市国资委提出要加快推进重点上市重组项目,加大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专业化整合力度;甘肃省则出台《企业挂牌上市行动方案(2023—2025年)》,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借壳”方式实现上市。这些地方层面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央企资本运作的路径和手段。

  在新能源领域,央企的资本运作不仅体现在上市和重组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例如,龙源电力通过吸收合并方式登陆A股,成为国内首单H股新能源发电央企回归A股的案例,体现了央企在新能源板块整合方面的先行先试。此外,三峡能源也在2021年6月成功上市,募资227.13亿元,为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本运作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通过分拆上市、并购重组、REITs发行等多种方式,央企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本运作有望持续深化,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