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负利率终结一周年:经济复苏与挑战并存
2025年3月18日,日本央行正式宣布结束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区间。这一决定标志着日本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变,也意味着全球“负利率时代”的彻底落幕。
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始于2016年,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然而,这一政策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尽管日本通胀率在2023年达到4%,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经济增长依然低迷,通货膨胀预期持续低迷24。此外,负利率政策对银行利润空间造成严重压缩,导致银行贷款意愿下降,进一步抑制了经济活力。结束负利率政策后,日本央行同时取消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并停止购买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推动货币政策向正常化方向发展。专家认为,这一系列调整将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然而,负利率政策的退出并非没有风险。加息可能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借款成本,抑制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压力29。此外,日元升值可能对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加剧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高通胀。从全球视角来看,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整将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货币政策变化可能引发全球资金流动的变化,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风险和收益,调整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可能会借鉴日本的经验,重新审视自身的货币政策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在结束负利率政策的同时,并未完全放弃宽松货币政策。未来,央行仍可能根据经济和物价目标的变化,采取灵活的利率调整措施。专家指出,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向是“把双刃剑”,既有助于经济复苏,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
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政策一周年之际,经济复苏与挑战并存。未来,日本央行将继续在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点,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央行进行4810亿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 美国财长称不排除经济衰退:经济衰退风险存在,政府将采取稳健政
- 险资长钱入市仍有空间,资本市场迎来增量资金新机遇
- 美对加拿大输美钢铝产品加税:引发贸易紧张,加拿大或将采取报复
- 日本财务大臣谈货币政策:强调央行主导,推动经济复苏
- 日本财务大臣谈货币政策:强调央行主导,推动经济复苏
- 油价再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新变化
- 高盛称中国拟发行5000亿国债:支持基建与内银资本重组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涨超500点,创16个月新高,市场情绪乐观
- 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 揭秘银行招聘背后的“内推”陷阱:20万起步,花钱买岗的真相
- 特朗普签令:对输美钢铝征收25%关税,引发全球贸易争议
- 软银拟400亿美元投资OpenAI,成其最大股东并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
- 国内油价或迎新一波上涨,下周油价或涨5毛/升
- 多地发数字人民币红包,春节促消费新风尚
- 华尔街大行加紧兜售X债务:市场信号与潜在风险引发关注
- 高盛警告市场可能误判美联储,警惕经济衰退风险
- 特朗普发币引热议:政治与金融的双重挑战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5%
- 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过20652家
- 2024云南GDP总值31534亿,经济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 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
- 近百款人身险产品退保超1亿,银保渠道成高发区
- 8月份开始调仓 把原有重仓的部分品种换成了周期股
- 美联储逆回购再跌破千亿美元,流动性过剩问题凸显
- 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进展怎样?如何运作?
- 202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 我国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超1.8亿户 占所有经营主体比例达
- 央行暂停开展国债买入操作
- 揭秘银行招聘背后的“内推”陷阱:20万起步,花钱买岗的真相
-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正面临重大拐点
- 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取消
- 中国全年减持美债573亿美元,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显成效
- 特朗普宣布:4月2日起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关税,全球贸易格局再起波
- 睿轩保理解读保理与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区别
- 平安基金高管层迎来新变化 李海波接任督察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