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6财年预算案公布:大幅削减国内开支,国防支出提升至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5月3日公布了2026财年的预算提案,该方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根据提案内容,特朗普计划在2026财年大幅削减国内机构的开支,同时增加国防预算,将国防支出提升至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占联邦预算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此次预算案的核心是削减非国防可自由支配支出,预计减少1630亿美元。具体而言,包括环境保护署、能源部、内政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教育部、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项目支出将被削减。这些削减措施旨在为政府提供更大的财政空间,以应对未来几年的债务压力和经济挑战。
然而,这一预算案也引发了广泛争议。美国前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Douglas Hokin-Elliot指出,这份预算案更多是一种“口号预算”,通过削减自由派项目来讨好基本盘,但回避了更深层次的债务问题。此外,民主党掌控的参议院对特朗普的预算提案几乎不可能完全通过,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导致未来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僵局风险。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幅增加成为另一大焦点。根据提案,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较2025财年的8950亿美元增长约12%。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刷新了美国年度国防预算的历史纪录,也引发了国内外对美国军事扩张政策的关注与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削减8%的国防预算,并将节省的资金重新分配至优先项目。这些优先项目包括导弹防御系统、核武器现代化以及边境安全等。然而,五角大楼内部人士透露,某些领域如弗吉尼亚级潜艇和“可水面舰艇计划”等可能不会受到削减。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并未在预算案中明确列出关税政策的具体调整方向。然而,有分析指出,未列入的关税政策可能是未来通胀反弹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商会甚至呼吁特朗普政府尽快减免关税,以缓解经济压力。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削减国内开支和增加国防预算来重塑联邦财政结构,但这一方案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国会仍存疑。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部分温和派共和党人对削减国内项目表示不满。此外,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债务上限问题和财政赤字压力也为特朗普的预算案带来了额外挑战。
特朗普的2026财年预算案试图平衡国防需求与财政纪律,但其能否成功实施仍需观察。未来几个月内,国会的博弈和公众舆论将成为决定这一预算案命运的关键因素。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中国汽车出海最佳窗口期或仅剩三年,行业面临“黄金窗口”与“窗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突破2.3万亿元
- 土耳其切断与以色列所有经济联系,中东局势再添变数
- 打一局上百元 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平民运动变“贵族运动”?
-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或迎季节性收紧
- LABUBU后又一IP爆火 网友:比黄金离谱,新IP“星星人”价格飙升
-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GMV缩水近四成,股价暴跌,转型之路艰难
- 上周新增IPO受理企业1家,科创板成热门板块
- 曝英伟达RTX50系显卡本月或将降价,库存压力与市场调整引发关注
- 高凌信息:华金领越3月内拟减持1.03%
- 中旗新材: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控股权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 刘强东花180亿买了个新平台,再出重拳布局全球零售
- 银行和交通运输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投资者仍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贷款遇偿还难题,债务危机引发广泛关注
- 金价四连跌 金条价格能突破800元吗
- 2021年至今全国累计减税降费9.9万亿,十年减税降费超13万亿
- 年内险企裁撤近1800家分支机构,保险业“瘦身”潮加速推进
- iOS 26 增强来电筛选功能,苹果打造更智能的通讯体验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黑色星期一”席卷亚太股市,全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 锦程消金“骨折出清”:低价拍卖不良债权背后的风险与挑战
- 高盛称中国拟发行5000亿国债:支持基建与内银资本重组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1年9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
- 京东创始人回馈家乡,刘强东给村民送手机
- 华讯方舟总部将迁入雄安新区
- 两部门联合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节水驿站”试点建设
- 多地金融监管新举措“开花”,“四新”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 旷视科技2019年上半年亏52亿元
- 贵州茅台2024年业绩圆满收官,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彰显龙头韧性
- 税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工程项目全面顺利推进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157基点,市场情绪乐观
-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大幅下降,市场压力显现
- “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直接投资超过435亿元
- 韩不会将比特币纳入外汇储备 韩国央行对此持谨慎态度
- 新加坡航空燃油进口量创新高:全球航空业的绿色转型与挑战
- 八条鱼送你三个网贷避雷神符
- 截至1月2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