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寨”食品说不
近年来,“山寨”食品在网购、外卖以及一些网红零食店再次冒头,暗藏食品安全风险,值得警惕。
“山寨”食品外观与正品类似,价格却便宜很多。其中,有的虽然是合规厂家生产,但有侵权嫌疑;有的则没有生产资质,食品安全缺乏保障。过去,“山寨”食品常见于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地区。如今,“山寨”食品随着网购、外卖以及一些新商业模式蔓延至线上平台。同时,部分不良商家通过搭售、混售、低价加购等方式销售“山寨”食品,侵害消费者权益。
由于“山寨”食品往往比正规品牌产品价格更低,一些图便宜的消费者极易被吸引,上当后又容易产生“一分价钱一分货,自己买的吃闷亏”的想法。然而,衡量“山寨”食品的危害绝不能局限于个人的经济损失,而是要综合考虑消费者花费的时间成本、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环境的破坏等。
以消费者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据报道,多款“山寨”饮料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长期饮用会损害身体健康。售卖这样的产品,部分电商和外卖平台短期内看似增加了销量,实则损失了口碑,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些从名字到包装都在“蹭品牌”的食品企业,有的侥幸逃脱监管,或是在被罚后重操旧业,关键点就在于不同地区对“山寨”食品是否构成侵权的界定不同,对单一产品的监管又往往可能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无奈之下,部分知名大品牌需要自己注册大量类似的商标防范侵权。这背后存在隐性成本,也说明加强品牌保护仍需进一步落实。
打击“山寨”食品,不只是对一款产品、一家“小作坊”的抽查摸排,而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治理任务。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应严格准入,动态清理,并完善相关售后和处罚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也应重点关注部分量贩商业模式,并建立高效的“举报—响应”机制,严防“山寨”食品混入其中。正视“山寨”食品存在的风险,将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正视“山寨”食品的隐性风险》)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05 版)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健康中国年 劲酒贺团圆”——中国劲酒新春活动圆满落幕
- 疗愈消费热潮兴起,消费者追求身心健康与情感慰藉
- 从草原走向全国,华蒙肉羊上了米其林餐桌
- 锅圈:通过食品产业进步,提升消费者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将启动
- 丰田:电动化不是目的,构建美好社会才是愿景
- 民以食为天,双汇三重护城河守护食品安全
- 国家药监局关于7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
- 正官庄燕窝肽红参饮品代言人张紫宁 快来Get同款活力好物
- 九牧王裤工坊登陆南宁万象城,沉浸式“男裤”空间塑造业内典范
- 百年巴黎时装周开启首场裤秀!男裤专家九牧王成时尚新宠儿!
- 三罐“红牛”到底谁才是真牛?
- 佳记酱酒 以标杆诠释标杆 | 懂酒人的至爱 爱酒人的知音
- 西麦食品专注高品质燕麦产品与服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新一代vlog神器 橙影智能摄影机5分钟销售额破百万
- 升学宴市场端倪初显,剑南春显露王者风范!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细胞级焕新护肤!伊姿法玛GENESKIN系列开启科学有效抗老
- 剑南春携手人民日报新春送福,邀您来参与!
- 保准牛:小微企业该如何配置雇主责任险产品?企业主必读
- 保准牛丨转嫁企业用工风险第二弹-企心保,老板必看
- 中街1946聚划算欢聚日爆卖2550万 刷新全网冰淇淋单日销售额记录
- 保准牛:各位场馆主,你的场馆公责险买对了吗?
- 618增长107%,美妆品牌在抖音电商品效进化
- “与呼吸对话”:2023巴布豆×老爸抽检母婴沙龙活动圆满举行
- 加快推进碳中和,箭牌家居集团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 爱玛多款电动自行车因质检不合格在北京被罚
- 年度黑眼圈自救神器,KPC三七小桔灯重磅上市!
- 情趣用品千千万,是否真的不如你的左右手?
- KISSKIDS纸尿裤 打造宝宝安心妈妈放心的产品
- 佳记酱酒 以标杆诠释标杆 | 懂酒人的至爱 爱酒人的知音
- 十月小天使新品上市 宝宝洗护单品强势来袭
- 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阿卡索透过一块屏幕助推教育公平
- 小米推出米家富矿净水器 健康饮水
- 保准牛:6·18体育直播专场丨用户运动意外事故,场馆责任怎么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