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寨”食品说不
近年来,“山寨”食品在网购、外卖以及一些网红零食店再次冒头,暗藏食品安全风险,值得警惕。
“山寨”食品外观与正品类似,价格却便宜很多。其中,有的虽然是合规厂家生产,但有侵权嫌疑;有的则没有生产资质,食品安全缺乏保障。过去,“山寨”食品常见于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地区。如今,“山寨”食品随着网购、外卖以及一些新商业模式蔓延至线上平台。同时,部分不良商家通过搭售、混售、低价加购等方式销售“山寨”食品,侵害消费者权益。
由于“山寨”食品往往比正规品牌产品价格更低,一些图便宜的消费者极易被吸引,上当后又容易产生“一分价钱一分货,自己买的吃闷亏”的想法。然而,衡量“山寨”食品的危害绝不能局限于个人的经济损失,而是要综合考虑消费者花费的时间成本、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环境的破坏等。
以消费者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例,据报道,多款“山寨”饮料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长期饮用会损害身体健康。售卖这样的产品,部分电商和外卖平台短期内看似增加了销量,实则损失了口碑,且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些从名字到包装都在“蹭品牌”的食品企业,有的侥幸逃脱监管,或是在被罚后重操旧业,关键点就在于不同地区对“山寨”食品是否构成侵权的界定不同,对单一产品的监管又往往可能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无奈之下,部分知名大品牌需要自己注册大量类似的商标防范侵权。这背后存在隐性成本,也说明加强品牌保护仍需进一步落实。
打击“山寨”食品,不只是对一款产品、一家“小作坊”的抽查摸排,而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治理任务。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应严格准入,动态清理,并完善相关售后和处罚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也应重点关注部分量贩商业模式,并建立高效的“举报—响应”机制,严防“山寨”食品混入其中。正视“山寨”食品存在的风险,将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摘编自《南方日报》,原题为《正视“山寨”食品的隐性风险》)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05 版)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三星三折叠手机折叠方式曝光,其最新设计可能采用“向内折叠两次
- 见手青味优酸乳4天售罄 炒至10元/盒,原价2元
- 茅台生肖蛇酒批发价跌破2000元,市场神话破灭
- 今年智能眼镜有什么新东西,AI功能成市场新宠
- 猛士M817开启预售,32.99万起开创中国豪华智能越野SUV新时代
- 乳铁蛋白奶粉哪个好?佳贝艾特晶萃悦白双重保护力,给娃双效守护
- 低敏好吸收,这款婴儿奶粉排名第一名让宝宝健康无忧
- 胖东来2025年一季度销售突破62.7亿,展现零售行业新标杆的强劲增
- iPhone在美国售价或大涨250%: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 国内金饰价格坚挺,消费者购买热情不减
- 国内有影院爆米花原料已用完:春节档爆米花危机引发关注
- 头等舱乘客登机牌被撕 丽江机场道歉并承诺整改:承诺严肃处理涉事
- “健康中国年 劲酒贺团圆”——中国劲酒新春活动圆满落幕
- 疗愈消费热潮兴起,消费者追求身心健康与情感慰藉
- 从草原走向全国,华蒙肉羊上了米其林餐桌
- 锅圈:通过食品产业进步,提升消费者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将启动
- 丰田:电动化不是目的,构建美好社会才是愿景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寄杨轩螺蛳粉,让更多人爱上柳州味道
- 火爆巴黎时装周的九牧王男裤,预售开启一裤难求!
- 女子为御寒穿上“艾灸鞋”,暖身又养生,网友直呼天才设计
- 女子误食摔炮后口腔受伤,包装误导引发社会关注
- 专家称儿童感染甲流要慎用镇咳药,专家提醒家长警惕误区
- 蓝莓售价比去年便宜将近20%,消费者迎来“蓝莓自由”时代
- 西安生殖保健院:哪家不孕不育医院做宫腹腔镜手术好
- 升学宴市场端倪初显,剑南春显露王者风范!
- 跑步不用再出门,莫比电动跑步机,帮你实现健身自由!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中概股市场表现亮眼
- 日本首次释放储备大米,缓解米价飙升压力
- 严守品质关,全真光学变色眼镜创新科技提高视觉质量
- 胖东来2025年一季度销售突破62.7亿,展现零售行业新标杆的强劲增
- 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分析 推动解决突出水环境问
- 百年巴黎时装周开启首场裤秀!男裤专家九牧王成时尚新宠儿!
- 摩恩—中国厨卫行业高速发展的“开拓者”
- 年度黑眼圈自救神器,KPC三七小桔灯重磅上市!
- 广东1岁男婴吃果冻窒息身亡,医生提醒家长警惕儿童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