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见证 创新排头兵康弘药业又被人民日报点赞
1月8日,人民日报就“2018,供给侧改革如何深化”从“破”、“立”、“降”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报道,康弘药业因创新能力突出成为“立”的代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的一年,康弘药业可谓捷报频传。承接硕果累累的2017年,2018年伊始,康弘药业集团董事长柯尊洪便一举荣获人民网颁发的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人物奖”殊荣。作为中国医药创新的排头兵,康弘药业在柯尊洪董事长的带领下,弘扬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向好发展,创新驱动“中国制造”新动能,把自己做大做强的同时,砥砺奋进,开拓前行。
2017年12月18日-12月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会议指出,2018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主攻“破”向“破”、“立”、“降”并举转变。
“破”指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立”指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降”指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深化供给侧改革是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1月8日,人民日报就“2018,供给侧改革如何深化”进行了整版报道,从“破”、“立”、“降”三个方面,分别选择了3家具有典型代表的企业进行分析。康弘药业因为创新能力突出成为“立”的代表。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康弘药业的成绩单有目共睹,近日,康弘药业斩获2018中国医师年会医学家峰会“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药先锋”企业,康弘明星产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荣获第十届健康中国总评榜“年度创新表现奖”。
作为我国生物创新药标杆企业,康弘药业在柯尊洪董事长的带领下,长期保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坚持20余年自主创新道路,而其代表产品朗沐,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被评为“中国最具临床价值的创新药”。朗沐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产眼底黄斑变性治疗药物的市场空白。而且上市以来,朗沐一举打破了同类高价进口药物的垄断,中国市场占有率迅速突破50%,迫使竞品在专利期内主动降价。
人民日报上对朗沐的描述是:“它是我国第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命名委员会命名的创新药物,更是中国医药工业史上第一个直接进入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Ⅲ期临床研究的创新药。”
图片说明:人民日报上关于康柏西普的描述。
朗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017年12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第19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我国政府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颁发的唯一奖项。康弘药业研发的“抑制血管新生的融合蛋白质及其用途”,即朗沐,成为了中国专利金奖获得者。中国专利金奖的含金量是我国政府对促进创新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给予的最高表彰。
打破进口药物垄断 有望成为全球重磅产品
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新引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供给侧改革势必带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未来行业内龙头企业将强者恒强。这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是利好。
据第三方资料显示,在中国眼底病领域生物药中,朗沐的竞争对手为诺华的雷珠单抗。2016年朗沐通过市场化竞争已经成功逼迫雷珠单抗降价,每支由9800元降到7200元,降幅达26%。2017年6月,朗沐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随着各省市医保政策的逐步落地,朗沐已经陆续进入四川、浙江、天津、陕西、黑龙江、甘肃、宁夏等省市医保目录。在国家鼓励创新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银国际证券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是朗沐进入谈判目录和各地医保的对接过渡期,随着公司加强学术推广和wAM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渗透率的提升,2018年朗沐销售额将呈现逐季度攀升趋势。我国眼底新生血管患者数目超过千万,进医保有助于提高wAMD治疗渗透率促进其迅速放量;中期3-5年内预计有更多适应症获批,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长期来看通过FDA批准后进军国际市场,将助力其成为全球重磅品种。
康弘药业已经提前为朗沐国际化生产事宜做准备。2017年12月22日公司公告,康弘药业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市签署了《入区框架协议》和《入区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公司拟在该区投资建设康弘国际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0亿元(含研发费用)用于康柏西普产品的国际供货生产及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项目一期计划2020年前9月投产,2025年达产,一期达产一年后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一旦通过FDA批准,朗沐将迅速走向国际化。中银国际证券表示,此次框架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显示了公司对海外临床试验的信心,另一方面公司未雨绸缪,为朗沐全球上市做提前准备,消除市场对朗沐产能瓶颈的顾虑。我们也相信,随着朗沐走向国际化,将为公司业绩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此次,人民日报将中国医药创新排头兵康弘药业作为“立”的代表,不仅是对康弘药业研发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也充分彰显了我国药物创新能力的飞速提升。自从2008年我国正式实施“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一批以朗沐为代表的创新药物已逐步进入收获期,我国在药物研发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中国海诚全资子公司被行政处罚
- 长安启源A06车型全球首秀,智能科技引领未来出行新纪元
- 顺丰控股首次回购公司股份118.5万股,彰显公司价值与信心
- iCAR V23赛博版成都车展亮相,融合复古与赛博,动力全面升级
- 茅台学院领导班子调整 于灏洋任校长
- 华为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手机,预示着其在高端市场的战略升
- 越疆第10万台机器人成功下线,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入新纪元
- 宇树即将发布“芭蕾舞者”,开启机器人通用化新时代
- 老铺黄金的隐忧:越赚钱越缺钱,是其经营模式和市场环境下的必然
- 领克900上市百天交付破2万,树立新能源大六座SUV新标杆
- 苹果折叠iPhone渲染图再曝光,预计2026或2027年发布
- 为对华出口 英伟达同意向美政府上贡,美国政府“讹诈”新招再升
- “它经济”重估趋势下,健合集团估值逻辑是否发生转移?
- 特斯拉开天价薪酬想留住马斯克,董事会战略举措引发市场关注
- 真我手机全球销量突破3亿大关,七年跃升彰显品牌实力
- 浩欧博:拟售土地使用权和厂房建筑物,优化资产结构并提升资金流
- 麦当劳计划2027年前加码AI布局,全球门店将全面智能化
- 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下降近两成,管理层称将聚焦杭州市场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联发科辟谣被英伟达收购,显示出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 坚守创新与服务,欧普照明半年报业绩亮眼
- 目前处于转手阶段,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几千名员工
- “2021年‘中国品牌日'舞台”之中国食品行业的后起之秀南山婆
- 上海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一药品被曝不合格引关注 已生产16万支
- 私募基金目前颇为看好消费股短期内的确定性机会
- 中科慧康全国居家养老服务落地山东禹城
- 实践科技强国 钱江机器人将亮剑2017工博会中国“智”造
- 恒隆举办首届“商户服务奖”
- 襄阳龙佰钛业安全事故已提级调查
- 东方财富的证券业务占比已逐渐超过原主营业务
- 杜邦公司在美国医疗健康产业材料基地为新增医疗级弹性体混料设备
- 国内厂商大多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 花旗今年初提拔超8500名员工,推动业务发展与人才储备
- 光力科技:国产半导体已进入满产状态,国产化替代加速推进
- 罗姆亚洲技术中心落户上海
- 剑南春南极之心,镌刻永恒爱情
- 上证综指自3250点一线再度回升至3300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