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金融股市 > > 正文

字号:  

2025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或大幅缩水,多因素影响市场

  2025年开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简称“二永债”)的发行规模和频次大幅减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中国货币网的数据,截至2月11日,全国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尚无二级资本债发行,而永续债方面,仅有桂林银行成功发行了一笔30亿元的永续债。与此同时,2024年全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达到了1.61万亿元,相比2022年和2023年的1.12万亿元,增幅约为48.26%。

  专家分析认为,2025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大幅缩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短期内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减弱。数据显示,2024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显著增加,主要得益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和市场利率的下行。然而,2025年初,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回升,导致部分银行推迟或取消了“二永债”发行计划。

  二是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的下行空间有限,部分银行选择推迟发行以降低融资成本。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指出,当前国内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但银行为了降低票面利率和融资成本,选择在利率较低时发行债券。

  三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每年1月份通常是银行“二永债”发行的淡季,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银行发行活动相对减少。

  四是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但外源性融资渠道有限。尽管中小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需求,但由于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较弱,外源性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导致其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发行“二永债”。

  五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2024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供给过剩,部分银行选择暂缓发行以避免进一步加剧市场压力。

  六是银行内部资金状况良好。部分国有大行由于自身资金充裕,选择暂缓“二永债”发行,以优化资金结构。

  七是监管政策的影响。随着资本新规的落地,银行对资本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部分银行选择在新规实施前谨慎行事。

  八是市场情绪的变化。2024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市场情绪较为乐观,但进入2025年后,市场情绪有所降温,部分银行选择观望。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25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将有所缩水。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将在1.7万亿元左右。中信证券则预计,净融资规模将在3500亿至4000亿元之间,对应的发行规模在1.55万亿至1.6万亿元之间。

  尽管2025年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可能有所缩水,但市场仍需关注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需求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未来,随着市场利率的进一步调整和监管政策的完善,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望逐步恢复。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