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将落地 婴配粉赛道会回暖吗,婴配粉赛道迎来短期回暖信号
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千亿级育儿补贴政策即将全面落地,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标准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政策不仅对家庭生育意愿产生积极影响,也对母婴行业尤其是婴配粉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尽管长期来看,人口基数仍制约行业发展,但短期内,随着政策刺激和消费信心修复,婴配粉赛道有望迎来结构性反弹。
根据华泰证券最新研报,2024年新生人口数量实现正增长,叠加政策红利与消费环境改善,预计一段奶粉(0~6个月)的需求将有所好转,带动2025年婴配粉行业出现短期回暖趋势。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贝因美、中国飞鹤、骑士乳业、西部牧业、熊猫乳品、三元股份等多家婴童奶粉概念股开盘飘红,显示出市场对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
从企业层面来看,伊利股份表示,婴幼儿奶粉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国家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中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提升年轻人结婚率和新生人口出生率。目前,伊利正在加强消费者教育,从孕期管理到母乳喂养知识普及,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增强品牌粘性。此外,蒙牛乳业也表示,新政策的落地将推动婴配粉需求温和回暖,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生儿数量下降,但部分区域的婴配粉市场已出现回暖迹象。有头部企业反馈,1段奶粉销量已接近2段奶粉,显示出市场结构的积极变化。这种现象背后,除了人口增长外,还与渠道秩序的改善密切相关。近年来,婴配粉品牌商对窜货乱价问题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专家也指出,婴配粉行业的长期增长仍面临挑战。一方面,人口基数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另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因此,尽管短期回暖信号明确,但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仍需观察政策效果及市场反应。
与此同时,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通过推出生育补贴计划来抢占市场先机。飞鹤、伊利、君乐宝等企业纷纷启动总额达数十亿元的生育补贴计划,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现金补贴,既履行社会责任,也助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也为婴配粉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
育儿补贴政策的落地,为婴配粉行业带来了短期的利好,但长期发展仍需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和渠道管理,提升整体行业竞争力。只有在政策、市场与企业三方面协同发力下,婴配粉赛道才能真正迎来全面回暖。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今年智能眼镜有什么新东西,AI功能成市场新宠
- 猛士M817开启预售,32.99万起开创中国豪华智能越野SUV新时代
- 乳铁蛋白奶粉哪个好?佳贝艾特晶萃悦白双重保护力,给娃双效守护
- 低敏好吸收,这款婴儿奶粉排名第一名让宝宝健康无忧
- 胖东来2025年一季度销售突破62.7亿,展现零售行业新标杆的强劲增
- iPhone在美国售价或大涨250%: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 国内金饰价格坚挺,消费者购买热情不减
- 国内有影院爆米花原料已用完:春节档爆米花危机引发关注
- 头等舱乘客登机牌被撕 丽江机场道歉并承诺整改:承诺严肃处理涉事
- “健康中国年 劲酒贺团圆”——中国劲酒新春活动圆满落幕
- 疗愈消费热潮兴起,消费者追求身心健康与情感慰藉
- 从草原走向全国,华蒙肉羊上了米其林餐桌
- 锅圈:通过食品产业进步,提升消费者在家吃饭的幸福感
- 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将启动
- 丰田:电动化不是目的,构建美好社会才是愿景
- 民以食为天,双汇三重护城河守护食品安全
- 国家药监局关于7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
- 正官庄燕窝肽红参饮品代言人张紫宁 快来Get同款活力好物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剑南春携手人民日报新春送福,邀您来参与!
- 先血糖后尿酸,糖护士SPUG一机全搞定!
- 淘宝二十一周年送百万份免单,携手用户共襄生日盛宴
- 年度黑眼圈自救神器,KPC三七小桔灯重磅上市!
- 特朗普关注债市引发市场波动,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其政策影响
- 北京市属公园156项文化活动陪您过大年,邀您共度欢乐新年
- 重磅!秦皇岛美烨食品亮相CCTV,演绎舌尖上的美味
- 春节将至警惕4类骗局,守护财产安全
- 海南离岛免税迎来消费旺季:政策利好与消费热潮齐飞
- 保准牛:给员工交了社保,企业还需要买雇主责任险吗?看完秒懂
- 国人脱发提前20年,HeyBro米诺地尔搽剂会成为“秃头克星”吗
- 天津种植牙多少钱一颗牙
- 这个金秋,淘宝邀你亲赴一场桂花雨
- 新一代vlog神器 橙影智能摄影机5分钟销售额破百万
- 充气城堡安全隐患引发社会关注:男童在充气城堡玩耍被勒身亡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 保准牛:保险从业必修课——“外资”保险在中国发展的三生三世
- 不只是一支唇膏:传奇今生携手创业女性共同“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