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映雪投资产品暴雷,投资者损失惨重,代销方华福证券被指失职
2025年1月10日,百亿私募映雪投资旗下产品“映雪福牛1号”因大量投资于地产债而遭遇净值暴跌,引发广泛关注。该产品标榜为中低风险,业绩基准年化达到5.5%,但实际净值自2024年11月起长期停滞在0.32区间,导致多位投资人遭受百万级损失。
根据合同约定,当基金份额净值连续3个工作日低于或等于0.985元时,将触发“特殊临时开放日”。然而,有投资人反映,代销方华福证券未履行告知义务,甚至在内部信息显示赎回资金到账的情况下,仍声称未通知客户。这一行为被投资人指责为“一问三不知”,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损失。
映雪投资近年来屡次踩雷违约债券,包括“19华晨01”、“西王01”等多只债券,累计踩雷十多次。这些事件不仅导致其旗下多只产品提前清盘,还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多次处罚。例如,中基协对映雪投资及其关联公司开出14条纪律处分决定书,涉及未尽审慎勤勉义务、未披露重大事项等五大罪状。
映雪投资的管理团队也面临严重信任危机。其创始人郑宇曾是国盛证券自营部门负责人,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但近年来却因多次踩雷和违规行为被限制高消费。此外,映雪投资的子公司莱茵映雪也因关联交易未披露等问题收到警示函。
在法律层面,映雪投资因信息披露不全、拒绝赎回、伪造净值等问题被多位投资者起诉。上海金融法院审理后认为,映雪投资已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但投资者未能提供足够证据证明伪造净值的指控。尽管如此,投资者对映雪投资的信任已降至冰点。
映雪投资的危机不仅影响了其自身,还波及了多家合作机构。例如,深圳雪杉基金、杭州莱茵映雪等关联公司因违规行为被中基协处罚,部分产品暂停备案半年。此外,映雪投资还因合同纠纷被法院限制高消费,进一步加剧了其经营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私募基金行业近年来频繁暴雷,映雪投资的案例再次提醒投资者需谨慎选择私募产品。债券私募应加强信研评估,合理控制风险,并在发生违约时积极处置净值以修复投资者损失。
映雪投资的暴雷事件不仅暴露了其在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也引发了对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深刻反思。未来,监管机构和行业从业者需共同努力,提升私募基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美国财长称不排除经济衰退:经济衰退风险存在,政府将采取稳健政
- 险资长钱入市仍有空间,资本市场迎来增量资金新机遇
- 美对加拿大输美钢铝产品加税:引发贸易紧张,加拿大或将采取报复
- 日本财务大臣谈货币政策:强调央行主导,推动经济复苏
- 日本财务大臣谈货币政策:强调央行主导,推动经济复苏
- 油价再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新变化
- 高盛称中国拟发行5000亿国债:支持基建与内银资本重组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涨超500点,创16个月新高,市场情绪乐观
- 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 揭秘银行招聘背后的“内推”陷阱:20万起步,花钱买岗的真相
- 特朗普签令:对输美钢铝征收25%关税,引发全球贸易争议
- 软银拟400亿美元投资OpenAI,成其最大股东并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
- 国内油价或迎新一波上涨,下周油价或涨5毛/升
- 多地发数字人民币红包,春节促消费新风尚
- 华尔街大行加紧兜售X债务:市场信号与潜在风险引发关注
- 高盛警告市场可能误判美联储,警惕经济衰退风险
- 特朗普发币引热议:政治与金融的双重挑战
- 央行暂停开展国债买入操作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珠海华润银行再度“海选”行长,市场化选聘助力中小银行治理优化
- 全球的加息周期对于另一只轮子的帮助就更大了
- IF及IH主力合约分别升水3.7和3.9点
- 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 湖北省企业开立银行账户同比增两成
- 沪深股市动态:甘肃能源拟3.45亿元投建项目,超达装备复牌
- 金富科技IPO观察五:被曝实控人陈金培曾卷入一起走私货物案
-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银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
- 中央企业今年前11个月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
- 2022年春节期间移动数据流量创新高
-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8000亿,科技股格局再起波澜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数据雷同,国家药监局紧急回应并加强监管
- 全球科技巨头的暴涨也带来了投资者对腾讯的乐观情绪
- 高盛警告市场可能误判美联储,警惕经济衰退风险
- 国内利率的大幅上升导致人民币在三季度大幅升值
- 监会高层在多个场合4次提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 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取消
-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