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2万亿元,同比少增3.5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583亿元,同比多减80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48亿元,同比多减139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556亿元,同比多增331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88亿元,同比多减280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78万亿元,同比多203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64万亿元,同比多679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76亿元,同比少4842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央行暂停开展国债买入操作
- A股成交额超万亿元:市场活力与未来展望
- 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齐创新高,市场复苏信号明显
- 福建出台17条措施提振消费 多措并举提振市场活力
- 四项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 11月中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定 跨境资金流动保持良好态势
- 民营企业公募REITs迎来发展新机遇,助力资本市场多元化
- 政策持续发力,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目标
- 2024年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经济复苏信号显现
-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助力老年人生活保障
- 亚行下调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 民生保障扎实推进(数说2024)
-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4年11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新修订三项家具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3%
- 12月1日起全国推广应用数电发票 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服务型执法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中国中车显然将直接受益于高铁投资增长的利好
- 2022年5月16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新近出台的养老目标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划定了初步门槛
- 上海拟出让4幅地块,市场关注持续升温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央网信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
- A股市场共有1086起个人违规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 我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取得阶段性进展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
- 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折射我国民生新变化
- 今年全国农业灌溉面积已超4亿亩
- 202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 永茂泰IPO观察一:客户集中度过高 过度依赖大客户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贸易信贷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
- 2022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 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冬小麦促弱转壮 保障夏粮丰收
- 12月1日起全国推广应用数电发票 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监管层发现西部证券发行承销的15浏水债存在信息披露不一致
- 去年年底一汽轿车剥离了红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