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日超252万吨——释放海水综合利用潜能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为每日2522956吨,比2022年每日增加165908吨。我国海水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强化供水保障
数据显示,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创造了55%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7%。海水综合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是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目前国内海水直流冷却技术成熟,节约替代了大量淡水资源。截至去年底,年海水冷却用水量1853.79亿吨,比2022年增加了83.32亿吨;我国已建成海水循环冷却工程22个,总循环量为每小时193.48万吨。
海水富含多种元素,经提取利用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根据《报告》,2023年除海水制盐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产品主要包括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钾。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北、山东、福建和海南等地。
从地区分布与用途看,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岛地区和天津、青岛2个沿海城市。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沿海多地积极推进海水淡化水的配置利用,将海水利用纳入当地非常规水源配置、水资源利用、碳达峰、海洋经济等政策文件中,海水淡化在沿海供水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攻关核心技术
在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现场,4条海水淡化产线正加紧作业。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阮国岭告诉记者,该项目日处理规模达15万吨,共有5条生产线,其中4条已于今年初陆续开始供水。
作为世界上少数拥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具备海水淡化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表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反渗透、多效蒸馏两大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方面的探索日渐活跃。具体来看,超、微滤膜和压力膜壳已出口国外并具备一定竞争力;相关药剂通过国际认证,并用于10万吨级工程示范。不过,海水淡化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依旧缺乏,产业链高端环节相对薄弱。
为了实现关键装备国产化,行业围绕高压泵、能量回收、反渗透膜等核心技术持续攻关。阮国岭介绍,尽管整体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由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团队牵头研制的单机3万吨/日配套国产化海水淡化装备,已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展试验验证,很快将用于实践。
提升产业化水平
为加速释放海水综合利用潜力,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科技部等多部门统筹推进海水利用工作,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等文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此前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从强化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能力等多方面提出14条举措,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要完善产业链条,做好海水淡化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工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突破关键核心装备制造瓶颈,逐步解决关键装备受制于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高从堦表示,要秉承新发展理念,补强产业链关键高端环节,构筑安全稳定的产品装备供应链。保障技术研发、集成示范等任务落地实施。(记者 纪文慧)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德国工业新订单连续第3个月下降,经济前景堪忧
- 尼泊尔中产买爆中国电动汽车,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 中国科学家在6G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引领全球通信技术新纪元
- 鸿蒙5终端用户突破1200万,华为生态再创新高
- 二季度美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运营商促销成关键推动力
- 本周多晶硅成交价格突破5万元/吨,硅业分会:硅价持续上涨
- 宇树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性能全面升级,引领机器人新潮流
- 鸿海以3.75亿美元出售美国一工厂,加速全球战略调整
- 7000亿煤炭巨头要一口吃下13家公司,煤炭行业整合迈入新阶段
- 简单拍荣获“保险自媒体最佳工具奖”!
- 家居行业被阴霾所笼罩,企业转型突围迎来新机遇
- 中国汽车市场整合加速,行业格局重塑在即
- 富力地产387处房产整体拍卖,起拍价3.9亿元,凸显企业资金困境
- 李嘉诚旗下长和港口交易重大调整,拟引入中国内地投资者加入财团
- SpaceX首次公开提示:马斯克可能重返美国政坛
- 北京CBD偶遇机器人逛街跳舞,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 钨价再创历史新高,供需失衡推动行业进入新周期
- 郑州尖岗水库变身“天然浴场”引发监管争议,市民野泳现象频发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我国在重大疑难疾病领域探索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
- 22日和23日前后,北京客运场站将迎来集中送站车流高峰
- 国家邮政局发出通知:切实筑牢国际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屏障
- 日月昌集团董事长卢明昌出席2016温州经济十大年度人物颁奖盛会
- 英国食品通胀创九个月新高,工党民生承诺面临严峻考验
- 硅谷天堂定增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 基金持有银行类股19只 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76%
- 1688工业品加速引入优质供给,“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重点对象
- 鸿喜达百商财富峰会胜利召开, 迎战旺季共赢未来
- 欧洲杯狂欢之下,中国体育格局风云变幻
- 百事可乐饮料工厂未出现确诊病例 发生疫情个案的是百事食品一个
- 杜邦公司在美新建生物制药管路生产基地正式揭幕
- “共筑中国梦,盛世云居缘”佛教音乐会在云居寺举行
- 佳兆业空港科技城正式开园 助力湖北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圈
- 种业振兴行动取得关键性突破 新收集种质资源53万余份
- 货币基金月末/季末/年末冲量可能将成为历史
- 一次发布21款新能源产品 徐工开启重卡换电新时代
- 2025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持续回升,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