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乡村产业加把劲
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增加农民收入,乡村产业加把劲
近来,农业农村部发布一系列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业目录体系初步形成,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带动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业农村部表示,2024年,将分类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已建成60个产值超100亿元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环。12月23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支持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建设一批省市县产业园,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吉林榆树玉米、四川自贡水稻、辽宁台安生猪等一批集中度高、效益好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逐步做大、类型更加多样,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已累计建成6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
创新要素集聚机制,畅通资源要素入园通道。聚合政府、金融机构、经营主体力量,统筹利用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平均每个产业园撬动金融信贷投入1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20多亿元。
创新联农共富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龙头企业与园内360多万农户建立稳定产销对接关系。推行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一地生四金”模式,受益农户达300多万户,人均分红3900多元,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打造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需要在农业品牌建设上多下功夫。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目录体系初步形成,全国精品培育品牌144个,省级目录区域公用品牌1100余个,企业品牌1700余个,产品品牌约2000个,31个省(区、市)均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已形成部级统筹抓精品、省级系统抓目录、市县推进抓落实的品牌发展促进机制,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打造。”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按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工作部署,在2022年培育工作基础上,2023年综合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将黑河大豆等69个区域公用品牌纳入2023年培育计划,并重点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举办果品、畜牧、水产精品培育品牌优质渠道对接会,32个精品品牌与58家优质供应链企业开展了精准对接。
上述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还开展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帮扶。支持脱贫地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制定印发《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塑强50个精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200个地域性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培育300个核心授权企业品牌和600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总体目标,明确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供给质量、强化市场跟踪、壮大品牌主体、开展品牌帮扶、加强宣展推广、支持渠道拓展、强化品牌管理等8项重点任务。
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做好“土特产”文章对乡村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突出生态优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搭建平台载体,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支持新建200个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奖补184个农业产业强镇,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50个,镇域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达2.6万元。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推介199个产值超十亿元镇和306个产值超亿元村。
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引导各地提升建设1600个农产品加工园。举办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金额超过1100亿元。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共9.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
强龙头促联结,培育壮大产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全国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万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近7万家、省级龙头企业近2万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5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稳定就业约1400万人。
2023年,各类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如何推进?12月20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有力做好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分类抓好乡村产业发展,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要着力补上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短板,乡村特色产业要做到生产上适度规模、组织上适度竞争,脱贫地区帮扶产业要结合实际推进“巩固、升级、盘活、调整”,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更有效地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记者 邱海峰)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苏州2024年GDP预计达2.67万亿元: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
- 《中国发展报告2024》指出:我国2023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老幼共托 一举多得(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下
-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发布 用数据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政策解读
- 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 全国已有近7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从业人员超百万
- 市场监管总局:试点委托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质效稳步提升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
- 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 中国-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举行
- 1.88万亿元!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继续“加速跑”
- 出口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新三样”丰富全球供给
-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 2024年“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普法
- 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成就 乡村振兴开启崭新篇章——新中国75年经济
- 沧桑巨变换新颜 城市发展启新篇——新中国成立75年经济社会发展
- 健康乡村建设“路线图”公布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国家数据局从三方面系统布局培育壮大数据产业
- 我国已建立6500支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
- 证监会对金亚科技及其实际控制人周旭辉的调查还未结束
- 应急管理部大力推进危化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
- 我国2023年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12.88亿人次
-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2年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多家险企受到人民银行或者保险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
- 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发展报告2024》指出:我国2023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苏州2024年GDP预计达2.67万亿元: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如今私募管理人正在成为上市公司理财市场的新势力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特殊医学用途电解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等
- 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稳中有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5月
- 202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 特朗普对于政府关门的态度一直含混不清
- “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是后续减值处理等工作的基础
- 5部门联合发文推动4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将迎来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