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助生产
国省一张图 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助生产
一粒小麦从播种、出芽、抽穗、结实,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陪伴。在国家气象中心搭建的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CAgMSS)上,逐日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下发滚动更新的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指导产品,多渠道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及专业用户发布,为合理安排农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CAgMSS是面向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气象服务的业务系统,包含农业气象评价、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农业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作物产量气象预报、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和农用天气预报等业务子系统。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业生产特点千差万别。深度融合智能网格预报,精确到公里尺度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使预报时间精准度和空间精细化水平大幅提高。“国省一体、上下互动”是国家气象中心农用天气预报产品的最大亮点,国省气象部门联动,并将反馈订正后的结果进行融合,初步形成全国“一张图”的技术格局。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李森介绍, 2020年和2021年,减灾司先后组织修订了秋收秋种、春耕春播和夏收夏种等三个关键农时气象服务方案,使国家级和省级指标方法、服务规范等有序统一起来。“国省统一一张图,使农用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对农事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李森解释其独特价值。
基于智能化网格天气预报数据、作物发育期监测预报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打造“分作物、分灾种、分区域”的全国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格点产品, 可针对农业干旱、北方冬小麦晚霜冻害、早稻播种育秧低温冷害、南方晚稻寒露风等不同作物和不同灾种,提供全年或阶段性服务产品,并通过农业服务专报等方式传递到农户手中,提醒和帮助农户提前采取措施,减损增收。
基于部门长期积累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构建了1981年以来17种作物相关的农业气象灾害历史和实时个例库,为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定量评估支撑。例如,2020年,在判断寒露风对南方晚稻的影响时,通过对比过去40年湖南、江西等地寒露风灾害指数的历史发生情况,评判出灾害的极端性,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基于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农业病虫害监测等数据,结合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国家气象中心还联合农业植保部门,共同制作和发布冬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10余个病虫害防治气象条件预报。
未来,国家气象中心将持续推进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在省级的本地化应用,开展精细化作物产量预报、重大病虫害预报等业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外,进一步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合作,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更好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粮食安全保障作用。(罗澜)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今日推荐
- 中国邮政成立无人机子公司,布局低空物流领域
- 基层卫生健康智慧服务项目启动仪式暨智慧赋能全民健康管理交流活
- 第二届“新时代拐点下汽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 俄罗斯伏特加再次涨价:背后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 上汽通用12月销量73058辆,新能源车表现亮眼
-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吉林省冰雪旅游政策持续发力,助推冬季经济新增长
- 《婴幼儿肠道健康蓝皮书》发布,揭示健康成长关键因素
- 我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取得丰硕成果
- 如何推进?有哪些重点?——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详解新
-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 以品牌为引领、科技为动力,助力长白山人参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 合力引导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
- 世界土壤日:一起关注全国土壤“大摸底”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
- 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
- 《中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沃百富用户突破千万大关 安全收益高
- 财政部修订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推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 新物种LITE斩获轩辕奖的十大理由
- 四部门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 2017商丘食品博览会与您相约12月15日
- 爱康绿色家园荣获2017『光伏+』大会最佳户用品牌奖
- 大力推行南方集中供暖 房地产业需率先落实
- 长城葡萄酒荣登国庆招待会 共祝祖国68载华诞
- 爱康绿色家园闪耀PVIC2017光伏创新大会 再获分布式年度大奖
- 我国现行有161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 达晨创投联手君学资本成立教育基金,教育行业资本化可期
- 财佰通品牌理念升级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
- 暖暖冬日,在香港邂逅奇幻圣诞惊喜
- BRT由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所发行,并将开启亚太地区市场发行
- 保准有料:带病工作的加班狗,请提前备好这条“自救”指南!
- 首届中国(哈尔滨)航空航天3D打印材料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