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新一届发审委从10月到11月的审核速度和数量正在加快

  记者了解到,新一届发审委从10月到11月的审核速度和数量正在加快。不考虑暂缓表决的情况,10月全月召开了10次发审会,审核了25家拟上市公司,通过16家、否决6家,“通过”率尚有64%;11月截至23日就已召开11次发审会,审核31家,通过17家、否决的数量高达12家,通过率降至54.84%,而“否决”率则从10月的24%升至38.71%,接近40%。作为对照,2016年IPO的通过率是92.50%,今年1-9月的通过率也有83.67%,而10月至今的通过率尚不足60%,意味着证监会此前再三强调的“IPO提速不代表审核尺度放宽”正在逐步坐实。而11月7日当天召开的两次发审会上会6家,最后仅1家通过,在资本市场引来议论纷纷的同时,还粉碎了此前一级市场约定俗成的所谓“3000万净利润红线”。可以想见,后面排队上会的企业和保荐券商们将面对着更大的压力。

  具体到每个委员来看,10月至今新任发审委的63位委员中共有42位参与了审核。按照目前的召集制度安排,证监会对每次参与发行审核的7名委员采取“一次一授权”的方式,当期发审委的7名委员由电脑摇号产生,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组,临时组建发行审核团队,以最大限度的杜绝发生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弱化发审委委员之间以及委员与拟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

  顺应上述制度安排的思路,某种程度上可将发审会上的每一位参审委员视作独立个体,彼此之间审核的过程与结论不存在相互联系。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