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解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也对“加速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作了具体部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十一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携手行动》),提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
一、关于《携手行动》的背景意义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于2018年印发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了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逐步显现了一些典型融通模式,融通发展覆盖范围不断拓展,融通发展微生态体系初具雏形。但是,在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生态圈、提升融通平台支撑能力、拓展融通维度、深化融通程度等方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携手行动》,进一步推动大企业加强引领带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关于《携手行动》的工作思路
《携手行动》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计划到2025年,引导大企业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携手行动》的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是深化一个理念。通过实施“携手行动”,推动各地政府部门和各类市场主体进一步深化认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发展理念,凝聚融通发展共识。二是举办一系列活动。开展大企业携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一系列对接活动,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深入推进大中小企业对接合作。三是推动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有关部门和各地方将配套实施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具体支持措施,如优先支持大中小企业联合申报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等。四是形成一批融通创新典型模式。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打造一批可复制的融通创新典型模式并加以推广,不断拓展融通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三、关于《携手行动》的主要内容
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中,创新是融通的灵魂、产业组织形态和供应关系是融通的重要基础、数据和资金是融通的关键要素,服务和人才是融通的重要支撑,因此《携手行动》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条链”为重点,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一是打造大中小企业创新链。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品牌、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动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专利布局、绿色发展等方面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合作。二是巩固大中小企业产业链。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大企业配套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样机研发;推动大企业帮助配套中小企业改进提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等水平;按产业链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大企业对接,助力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三是延伸大中小企业供应链。推动各地举办大中小企业“百场万企”洽谈会,推动工业电商举办工业品在线交易活动,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关系;引导平台企业完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利益共享机制,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生动发展局面。四是打通大中小企业数据链。鼓励大企业打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一批“小快轻准”低成本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和场景;推动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深化服务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功能作用,促进产业链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和在线共享。五是优化大中小企业资金链。鼓励金融机构结合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特点开发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加强供应链应收账款、订单、仓单和存货融资服务;引导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组合式联动投资,强化对产业链整体的融资支持力度。六是拓展大中小企业服务链。鼓励各地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基地,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制造业双创平台设立促进融通发展的服务产品和项目;依托大企业打造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出海。七是提升大中小企业人才链。推动大企业打造专业化开放共享培训平台,加强对产业链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大企业专家人才到中小企业兼职指导和定期派驻机制;开设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主题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融通对接能力。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今日推荐
- 中国邮政成立无人机子公司,布局低空物流领域
- 基层卫生健康智慧服务项目启动仪式暨智慧赋能全民健康管理交流活
- 第二届“新时代拐点下汽车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 楼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续,市场预期逐渐修复
- 俄罗斯伏特加再次涨价:背后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 上汽通用12月销量73058辆,新能源车表现亮眼
-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吉林省冰雪旅游政策持续发力,助推冬季经济新增长
- 《婴幼儿肠道健康蓝皮书》发布,揭示健康成长关键因素
- 我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取得丰硕成果
- 如何推进?有哪些重点?——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详解新
-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 以品牌为引领、科技为动力,助力长白山人参高质量国际化发展
- 合力引导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
- 世界土壤日:一起关注全国土壤“大摸底”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
- 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
- 《中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巨头扎堆抢占HIV长效治疗研发赛道,铂鑫生物研究进展领先全球
-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2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品牌再升级,爱康绿色家园引领分布式光伏系统新潮流
- 建为历保参与制定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今年以来中法人员往来同比增长超200%
-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南京万户网络携嘉益仕打造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
- 《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发布 开启精准碳减排
- 2021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 2024年10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 2017GMIC大会在香港落幕 AI成为进入未来世界的关键
- NEO是国内市场上最大的ICO项目
- 2022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示范研修活动举行
- “灵岛味道”灵山岛渔家宴十大美食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 国家统计局解读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两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我国经济发展质效态势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5点: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