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宝与火星车标志
记者:帅萍
【中网资讯】苏大宝,一个玩沙子画画玩出奇迹的人。 他是中国沙画的开创者,创造了多个第一,一次次将沙画推上国内外众多顶级的舞台,如奥运会、世博会、央视春晚、世园会、纽约时代广场、一带一路各国等等;他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玩油画、玩音乐会、玩音乐剧、写散文、写小说、制版画、策划电视栏目,每一次的跨界也同样玩得精彩、玩得漂亮。
这一次,苏大宝玩到了火星上!
问:您的专业是沙画艺术,怎么玩上了设计?
我玩得有点杂,只是以沙画扬名而已,贴标签的事只是为了有时候应和时下世俗的需要。 我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当然,这个艺术家的概念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定义,至少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玩家,或者叫生活的艺术家。“玩”指的是兴趣,“自由”也有自己的理解,我所认为的“自由”并非意味着虚图超脱、毫无顾忌、哗众取宠、没有担当的放任,而是一种入世弄潮、充满激情、不畏挑战、不断创新的创造,是一个不断认知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其实人是可以干很多事情的,只是需要极度的相信自我、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不懈就可以了。当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擅长和边界要有清醒的认识。我所玩的都是我所能玩的,专注于其中任何一样我都有信心玩到一流。只是我最终选择了沙画,或许也是沙画选择了我。所谓触类旁通,如果有一样可以玩出门道,玩其它的同样是可以玩出点名堂来的。我搞跨界的事情,其实也都是在沙画方面有了比较深刻的体悟之后的事了。设计火星车的标志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有自信、专注、执着的因素。
问:是什么机缘让您有机会设计火星车标志的?
我与火星车设计者贾阳先生多年前就认识,他也是月球车的设计者,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科学家。大概在8、9年前,央视一档有关航天科技的节目找到我,希望我用沙画来表现航天的故事。虽然合作最终没有成型,但在小型策划会上我有幸和贾阳先生相识。也就是互加了微信,之后也没什么交往,只是在朋友圈中偶尔遇到。贾阳先生很少发朋友圈,仅有的几次分享也几乎都在风雅抒怀。贾先生有一颗赤子之心,在诗词方面的修养是很高的,诗中彰显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敦重谦和、情感真挚、胸怀宽广。我是一个联想丰富的人,每一次遇到到他的诗,就会引共鸣,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幕幕穿越时空的画面。我想他的这种情怀,也只有能创造月球车、火星车的人才会拥有的吧。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他写道:“儿时在东北,夜望北斗旋。狮子伴春暖,猎户立冬寒。遂立凌云志,挥毫宇宙篇。随喜君子静,远避蝇狗喧。未必遂人意,无愧我心间。先到虹湾畔,又至天河前。再送火星车,巡视待明年……”这些句子让我读后肃然起敬,为之心潮涌动。这些年我与航天打的交道也不算少,比如神七、神八、神九、神十五、嫦娥号、玉兔号我都画过,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在央视平台上播放的。我与航天国乐更是在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过三次“丝路与星空”主题的音乐会。在这些活动上我从没和贾阳先生见过面。2019年我发起了“丝路青年沙画国际大赛”,冒昧的邀请了贾先生为大赛发祝贺寄语,没想到贾先生欣然同意,并发来热情洋溢、催人振奋的祝语,让我我深受感动。后来贾先生还亲自出席了我们的活动,就这样才有了正式的交集。这离我们第一次见面已过去了7、8年。活动之后依旧各忙各的,基本也没什么交往,我想这就君子之交吧。直到2020年初,我收到他的一条信息,说他设计的火星车,有个什么位置好像需要装饰一下,想请我帮忙出出主意,具体什么位置他也不能说得太明白(保密)。几番交流后,我知道了,他就是想请我用毛笔写一个“火”字,我想就是做个实验,估计也没做太大指望。
问:谈谈车标的设计过程,艰辛吗?
说实话,我当时听到这个情况的第一反应并不激动,认为这事只是个小实验,成功的可能性为零。我当时以为他们要在车体上复制一个大火字,我想那样的话,无论哪种字体放到一个科技物件上效果肯定都不会太理想。再则,中国书法大家名家不少,即便真要写个火字在车身上,也轮不上我写啊。接着我灵光闪现,算是第二反应吧,也许找我也有找我的理由吧。他虽然把这事说得轻松(也许也是故作轻松,不想让我对成功抱太大的期望值吧),我知道这事的分量是无法衡量的。既然找上来,何不试一把,不就一个字嘛。于是,我从放下手机那一刻开始,便即刻进入创作的状态。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尽可能的找到所有能找到的有关火字的书法资料,含括甲骨文、金文、篆、章、隶、草、楷,以及古往今来大家、名家关于火字的写法来做参考,然后手书了上千个火字,再从中挑选整理了十几个比较满意的发了过去。字发过去后,我心里却难以平静,总觉得用书法字样的形式放到车身上是不理想的。为此我真是到了辗转反侧的地步。第二天我便开始自发设计图案,或者叫设计标志。就当玩票,趁机挖挖自己的潜能,结果如何已不重要。这一设计可不得了,我近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在公园里踱步思考的时候面对熟人都认不出来了。足足两天忘我的琢磨,终于在一枚宋代的官印(桓术火仓之记)上受到启发,然后专门请教了国家画院资深专家马啸先生做指导,最终确定设计方向和方案。方案整理出来后,我即刻发给了贾阳先生。到这一步我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之后蓄须明志忙于写书,便将此事抛在脑后。大概两个月后,我收到回信,说我的官印设计方案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还需我做微调。听到这个消息,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满怀喜悦的一连出了好几个修改方案,然后再度发给对方。之后杳无音信。我想可能最后有变动吧,也许其他人的方案更好或者更权威?也就没抱什么希望了。大概又过了两个月告知我,说我的方案已做到火星车上了,让我整理创作思路,好到时候做宣讲。我当时激动的流下眼泪。从此,一直关注着火星车的动态,默默的为火星车顺利登陆火星而祈福。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了,所以我打心里十分感激贾阳先生,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这个伟大的人类工程,让我又一次发现了另一个自我。
问:火星车车标所蕴含的意义有哪些?
主要有这么几点:
1、图案以官印形式出现,样式方正、大气,寓意丰富。印信象征官方、确定、标志等意义,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
2、图形主体为“火”字九叠篆官印 ;又似“中国”二字的组合;火字造型似火箭发射塔,并有火箭于其上;九叠篆的纹样象征科研攻关的道路曲折,反衬出科学家不畏艰辛攀登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
3、篆文火字出自古官印“桓术火仓之记”,其中“桓”字本义是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火字出处也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火星车登陆是我们迈向太空并成功到达的一个驿站,一个里程碑。
4、图案整体呈方形,与圆形摄像头形成方圆的审美对比。方与圆也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意义。
问:您认为这件事请对您的有什么意义?
我又创造了个第一,又一次超越了自我,这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情,可以吹一辈子牛了。对于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我想没有比自己的创意和作品能带上火星更让人激动和兴奋的事情了。
问:你还有哪些梦想要实现的?
几年前我写过一首诗,叫我是一粒沙,著名作曲家袁忠宜先生还特意为这首诗谱了曲。诗中有这么几句:“我相信我能跨越高山大川,我相信我能构筑美丽家园,我相信我还能奔向太空宇宙,其实我更知道我只是那一粒沙。”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好与不好都要继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无论渺小与伟大,但是如果一辈子没有找到这个使命,却是有些辜负人生。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以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身份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沙,每一粒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玩沙画跨过了高山大川;玩沙画拥有了美好的家庭;很早前我就知道有一天我会奔向太空宇宙的,今天也还真也实现了。我认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同时还能同时关照和领略到不同“沙粒”的精彩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正真的、共同的目的和意义。接下来,我还是向以往一样努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亦步亦趋,淡定从容,继续探索,努力创造,进一步研究、推广沙画美育的工作,没准有一天还会拍部关于沙画的电影,就是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通过沙画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让他们知道梦想的伟大,让他们知道沙子的精彩、可贵与无限的可能。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今日推荐
- “冰”与“湖”的故事
- 第二届车界春晚在京圆满闭幕
- 第十届房山金水湖冰雪节盛装开幕
- 【历史文化】中央特科功臣陈昌祖源世系考略
- 罗振宇跨年演讲盛大举行:思想与创新的盛宴
- 假说:一位巴基斯坦青年邀请李子柒种草
- 何永忠:画家仲泊游笔墨语言探析
- 行远自迩 砥砺深耕--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图画书阅读研究院正式
- 田沁鑫:穿越时空 让敦煌文化在音乐话剧中全新绽放
- 曾登厦门热搜第一,艺术家杨烨炘《走向倒计时》上海开幕
-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石窟寺开放管理导则(试行)》的通知
- 何永忠:浅谈魏秀玲工笔重彩人物画
- 论骆明辉水墨山水画之艺术魅力
- “龙腾盛世·翰墨情怀”书画展在上饶龟峰风景区隆重举行
- 画家傅中良水墨民居系列作品探讨
- 何永忠:石头娃构建笔墨新语境
- 浅谈武剑飞重彩山水 感受写意重彩之美
- 全国群众文艺工作推进会召开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早已退出AV界的34岁日本女优苍井空宣布结婚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戒台寺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地安门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圆明园
- 容铁国画作品《紫气迎帆》荣获“祖国礼赞”全国书画作品展特等奖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智化寺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百辑之僧王府
- 仲泊游随笔所见:草原速记系列(四)套野马
- 第三届“丝路青年梦想汇”年度颁奖盛典隆重举行
- 著名画家吴国言冰雪画作品欣赏二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凝和庙
- 朱时茂和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女子坐在一辆车里热聊
- 龙怡策举行收徒仪式将变脸艺术发扬光大
- 郭德纲通过微博讲述《祖宗十九代》的拍摄历程
- 劲太极“懒腰操” 居家健身被上海松江体育局推荐
- 行远自迩 砥砺深耕--中国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图画书阅读研究院正式
- 用沙画艺术创造的传奇——访中国沙画创始人苏大宝先生
- 《趁我们还年轻》正是以“后青春”为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