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上期能源进行了第五次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

  记者了解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目前进口原油依存度已达65%以上,但是中国没有原油价格的话语权,因此不论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还是京博石化等地炼企业都不得不参加到英国布伦特与美国WTI的交易。

  包括陆丰在内的行业人士均十分希望尽快让上期能源走向上市,因为只有中国、英国和美国的原油期货联动,中国才能够参与甚至主导全球原油价格的制定。“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交易,对中国原油、成品油市场是不利的,因为没有中国声音”,有石油央企专家坦言。

  据了解,此前上期能源进行了五次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前四次是在6-7月,然而之后的近半年中,上期能源既没有进行新的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更没有上期能源上市的计划表,这让很多原油市场人士不安。

  直到12月9日-10日,上期能源进行了第五次原油期货全市场生产系统演练,12月18日陆丰向记者坦言,目前所有准备都已完成,但没有得到上市的通知,“我们将继续进行演练”。

  有石油央企专家分析,2016年国际油价从2月最低26美元/桶起,到今年四季度最高达59.05美元/桶,让做多的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等到了暴利。“这时,可能会让上期能源的上市有很高风险,让国内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较高亏损,这不是中央愿意见到的。”

  但他坦言,国际油价在不断波动,不应该以油价的波动作为上市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6年2月26美元/桶时,很多人还在担心国际油价将进一步下降,但是山东地炼企业果断参与,从而狠赚了一把;但是到60美元/桶左右,这些企业仍然大规模进口原油,这说明中国石油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因此不应该将上期能源的上市过于简单化了”,他最后说。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