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商界视野 > > 正文

字号: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

  记者了解到,根据推算,仅在石家庄地区,每年的燃气消耗需求量在改造之后就将提升到15亿到20亿立方米。

  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在2017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进口5416.5万吨,同比增长了24.9%。其中,LNG(液化天然气)进口2909.2万吨,同比增长达到47.7%。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博估计,今年全年的天然气消费量在2300亿/立方米,增量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煤改气带来的新增消费量近200亿立方米。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6年全年全国天然气消耗量的十分之一。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利用量达到3600亿立方米。

  作为油气改革领域的专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董秀成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引发了较大社会反响的“气荒”。这已经不是他目睹过的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第一次“气荒”,但的确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河北的‘气荒’直接的原因在于煤改气等环保治理行动的快速推进,使得这一地区在短期内供应跟不上需求的变化,造成了天然气供需的错配。不过,不仅是河北,全国范围内,能源升级的过程中,需求整体上都在快速地增长。”董秀成向经济观察报表示。

  董秀成分析说,按照中国现有的条件,天然气急剧增长的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充足的供应。从供应地看,来自海外的管道气供应相对稳定,进入冬季之后,主要输出地中亚国家也进入供暖季节,较难增加供应,而进口液化气受限于基站(接收设施)的数量,也较难大幅度增加进口;此外,基于生产周期的特点,来自国内的油气田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和大量增加产量。

  不过,董秀成认为,将“气荒”简单归罪于“煤改气”并不合理。“‘煤改气’本身没有错,这是能源升级、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但毫无疑问,在天然气这样的能源供应上,需要中央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效协调。政府在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同时,需要同时关注保障供给,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 北京林业大学2025级MB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