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公开呼吁购买特斯拉股票,引发伦理争议
2025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福克斯新闻频道上公开呼吁美国公众购买特斯拉股票,称其“便宜得不可思议”,并强调这是他见过的“最值得押注的人”。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尤其是在伦理和政治领域。
卢特尼克通过其公司康托·菲茨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间接持有大量特斯拉股票,截至2024年底,其金融公司Cantor Fitzgerald持有的特斯拉股票价值近3亿美元。他在电视采访中表示,特斯拉股价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不会再次如此便宜。他还提到,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是他见过的“最值得押注的人”,并建议投资者抓住机会买入。
然而,这一行为迅速引发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强烈批评。圣克拉拉大学法学教授凯瑟琳·克拉克(Katherine Clark)指出,卢特尼克利用公共职务推广关联企业股票的行为涉嫌违反禁止联邦工作人员利用公职谋取私人利益的准则。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经济学教授亨利·布兰兹(Henry Brandt)也表示,政府官员支持特定公司的情况较为罕见,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特斯拉股价近期表现不佳,自去年以来已下跌超过40%。尽管如此,卢特尼克仍认为当前是买入特斯拉股票的最佳时机。他解释称,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快速充电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其具有长期增长潜力。此外,特斯拉的市值曾一度达到全球最高,尽管目前有所回落,但其市场地位依然不可忽视。
卢特尼克的言论也引发了关于政府官员与企业利益冲突的讨论。有评论认为,这种行为可能为其他政府官员树立了不良先例,甚至可能影响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信任度。与此同时,特斯拉的支持者则认为,卢特尼克的推荐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特斯拉,从而推动其股价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面临诸多挑战。除了股价下跌外,其在欧洲和美国的工厂也多次遭到抗议活动的冲击。尽管如此,特斯拉仍在积极扩展其业务范围,包括推出新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和计划在印度建厂。
卢特尼克的言论不仅引发了关于政府官员与企业利益冲突的争议,也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特斯拉的未来发展前景上。尽管特斯拉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创新能力仍使其成为许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然而,如何平衡政府官员的公共职责与个人利益,仍是摆在卢特尼克及其他政府官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北京林业大学2025级MB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 丰田汽车股价大幅上涨,突破10%涨幅,市场看好其未来表现
- 人形机器人行业“烟雾弹”:智元王闯谈行业泡沫与真实落地
- 特朗普拟对欧盟商品征收15-20%关税,美欧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 超40家银行齐发力,‘养老贷’成银发族新‘钱袋子’
- 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报名与会嘉宾人数创近年新高
- 《中韩医道.太和养生》国际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 日加联手应对美国关税挑战,寻求多边合作与经济自主
- 特朗普顾问称中美贸易协议即将推出,双方谈判进展顺利
- 印度药企面临美国加税压力:成本上升或转嫁消费者
- 周鸿祎分享“赚大钱”五点建议:创造价值、活力与销售是关键
- 中国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5%,经济复苏信号明显
- 赣锋锂业推出全地形机器人电池,助力智能机器人技术革新
- 美国3月芝加哥PMI录得47.6,经济复苏迹象显现
- 曝俄计划开展大规模锂生产,减少进口依赖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 抖音电商严打直播间虚假营销,商重拳出击,守护消费者权益
- 华为2024年度分红方案发布:每股分红1.41元,员工持股计划引发关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解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预测来年楼市走向是房地产行业的年终“重头戏”
- 五大行业标杆企业荣获博尔捷&收稻颁发的“平台化转型企业实
- 红星美凯龙IPO排队为第74名
- 区块链技术赋能建筑装饰行业
- 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政策“一问一答”
- “央企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是国投创益
- 三大期指均呈现减仓 表明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 生态环境部发布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 河南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 A股过往炒小炒新生态 环境被新股发行提速给摧毁
- 马斯克主导的“买断”风暴: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裁员计划引发社会震
- 《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政策解读
- 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量产交付,开启中国无人机产业新篇章
- 关于“鹿鸣谷旅游起诉上海华服投资,要求履行5亿担保”的纠纷说
- 目前钢厂挺价或许是一种和贸易商之间的博弈策略
- 新经济大潮涌动,华盛站队“崛起的力量”
- 特朗普偏爱“弱美元” 经济学家警告:这将伤害美国家庭
- 天元锰业与英力特的股权转让是否还会继续?